公路工程爆破理论与技术作 者: 高文学 ,邓洪亮 著出版时间:2013丛编项: 岩石力学与工程研究著作丛书内容简介 《岩石力学与工程研究著作丛书:公路工程爆破理论与技术》系统地介绍岩石的动力损伤、破碎理论及其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包括岩石动态试验技术、岩石动力性质与本构关系、岩石动力损伤破碎机理与数值计算、公路石方(路基与隧道)控制爆破技术,其中大部分为作者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全书计划系统地阐述岩石的动力性质、岩石动力损伤与破碎理论,以及基于动力损伤、破碎理论的公路石方爆破理论、设计与施工技术,并附有不同类型、不同地形地质条件下公路石方爆破设计与施工实例。《岩石力学与工程研究著作丛书:公路工程爆破理论与技术》不仅是一本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专著,同时也是一本实用的科技图书。目录《岩石力学与工程研究著作丛书》序《岩石力学与工程研究著作丛书》编者的话总序前言第1章 绪论1.1 公路工程爆破基本特点1.1.1 路基开挖爆破特点1.1.2 基础开挖爆破特点1.1.3 隧道掘进爆破特点1.2 公路工程爆破技术的发展1.2.1 地形边界条件下爆破理论与技术1.2.2 地质边界条件下爆破理论与技术1.3 岩石爆破技术新进展1.4 公路工程爆破技术发展展望第2章 岩石动力损伤及其数值计算模型2.1 岩石动力损伤模型研究进展2.1.1 国外代表性岩石动力损伤模型2.1.2 国内代表性岩石动力损伤模型2.2 岩石冲击损伤试验研究2.2.1 冲击损伤试验2.2.2 冲击损伤岩石超声波测试2.2.3 冲击损伤岩石细观观测2.3 岩石冲击损伤模型研究2.3.1 岩石冲击损伤模型基本观点2.3.2 岩石冲击损伤模型第3章 地形边界条件下爆破作用原理3.1 地形边界条件的划分3.2 多边界条件下爆破作用特征3.2.1 水平边界条件下爆破作用3.2.2 倾斜地形边界条件下爆破作用3.2.3 凸形(多面临空)地形边界条件下爆破作用3.2.4 凹形(垭口)地形边界条件下爆破作用3.3 多边界爆破药量计算原理3.3.1 多边界条件下爆破作用特性3.3.2 多边界爆破药量计算公式3.3.3 不同药包性质指数药量计算公式3.3.4 相关爆破参数选取3.3.5 柱状药包药量计算公式3.4 多面临空地形硐室爆破技术3.4.1 多面临空爆破基本类型3.4.2 多面临空爆破能量分配系数3.4.3 爆破设计参数选用原则3.4.4 多面临空爆破药包布置第4章 地质边界条件下爆破作用原理4.1 岩体结构特征4.1.1 岩体结构面4.1.2 岩体结构体4.1.3 岩体结构类型4.2 岩体结构控制作用原理4.2.1 结构面对爆破作用过程的影响4.2.2 结构面对爆破作用效果的影响4.2.3 特殊地质对爆破作用的影响4.3 爆破对工程地质的改变4.3.1 爆破对保留岩体的破坏4.3.2 爆破对水文地质的改变4.4 爆破裂隙的形成机制与发育规律4.4.1 爆破裂隙的形成机制4.4.2 爆破裂隙的发育规律4.4.3 避免爆破裂隙对工程建筑不利影响的途径4.5 路堑边坡稳定性研究4.5.1 路堑边坡稳定性调查4.5.2 爆破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4.5.3 爆破岩体边坡稳定性评价4.5.4 路堑边坡坡率设计4.5.5 公路工程爆破选线4.6 爆破岩体分类4.6.1 爆破岩体分类的目的和依据4.6.2 爆破岩体分类4.7 爆破工程地质勘察4.7.1 爆破工程地质勘察的基本要求4.7.2 爆破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内容及方法4.7.3 爆破工程地质评价4.7.4 编写爆破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第5章 公路石方深孔控制爆破5.1 路基深孔爆破特点5.2 深孔爆破钻孔布置5.2.1 钻孔形式5.2.2 布孔方式5.3 深孔爆破设计5.4 深孔控制爆破技术5.4.1 毫秒延时爆破5.4.2 路堑边坡控制爆破5.4.3 缓冲爆破5.4.4 工程应用5.5 深孔爆破质量评价5.5.1 深孔爆破技术要求与效果评价5.5.2 改善深孔爆破效果的技术措施5.6 深孔爆破数值模拟与应用研究5.6.1 爆破开挖对路堑边坡稳定性影响5.6.2 岩石动力损伤数值模拟与应用研究第6章 公路隧道掘进爆破技术6.1 引言6.2 隧道掘进爆破技术6.2.1 隧道掘进爆破特点6.2.2 围岩地质条件6.2.3 隧道爆破掏槽形式6.2.4 隧道掘进爆破设计6.3 浅埋偏压隧道施工技术6.3.1 浅埋偏压隧道成因6.3.2 浅埋偏压隧道判定6.3.3 浅埋偏压隧道开挖稳定性研究6.3.4 浅埋偏压隧道施工技术6.3.5 浅埋隧道施工技术6.4 复杂环境下浅埋隧道施工技术6.4.1 复杂环境下浅埋隧道爆破技术6.4.2 复杂环境下浅埋隧道爆破振动监测与分析6.5 浅埋偏压隧道爆破开挖关键技术6.5.1 地质超前预报与信息化施工6.5.2 浅埋偏压隧道爆破开挖及其振动特征6.5.3 浅埋偏压隧道爆破控制技术第7章 隧道施工监控与预警预报技术7.1 引言7.1.1 隧道施工监控技术7.1.2 隧道施工预警预报技术7.2 隧道施工质量检测7.2.1 开挖成形质量检测方法7.2.2 开挖质量和支护质量检测7.2.3 防排水系统检测7.2.4 混凝土衬砌质量检测7.2.5 衬砌混凝土施工质量检查7.2.6 衬砌混凝土强度检测7.3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7.3.1 监测的目的和内容7.3.2 监控量测方案7.3.3 断面及监控点布置原则7.3.4 监测精度与方法7.3.5 数据分析和信息反馈7.3.6 极限相对位移和控制基准7.3.7 监控量测风险管理体系7.3.8 监控量测预警预报7.4 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7.4.1 超前地质预报基本原理7.4.2 超前地质预报目的7.4.3 超前地质预报的分类7.4.4 超前地质预报的地质灾害分级7.4.5 超前地质预报的方法与选择7.4.6 隧道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技术7.5 隧道施工监控与预警预报技术研究新进展7.5.1 隧道远程无线自动监测系统研究7.5.2 隧道三维激光扫描测量技术研究7.5.3 隧道监控量测自动预警预报管理系统研究7.6 隧道施工监控与预警预报技术应用研究7.6.1 工程概况7.6.2 监控量测方案7.6.3 隧道围岩应力和拱架应力监测7.6.4 隧道净空收敛和断面监测7.6.5 隧道三维激光扫描7.6.6 隧道衬砌质量监测7.6.7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