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流域蓝绿水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出版时间:2016年版丛编项: 流域水文与生态修复丛书内容简介 黑河流域是典型的干旱区内陆河流域,《黑河流域蓝绿水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从黑河流域蓝绿水的时空动态分布和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出发,详细介绍黑河流域近30年来蓝绿水的时空动态分布格局变化,并引入了水足迹的概念,对该流域蓝绿水的利用的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价。第1章介绍了黑河流域水资源评价,引入水足迹的概念。第2章介绍了《黑河流域蓝绿水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研究方法。第3章介绍了黑河流域蓝绿水资源时空分布格局。第4章介绍了人类活动的影响。第5章介绍了典型年份的时空差异。第6章介绍了黑河蓝绿水历史演变趋势。第7章介绍了黑河水资源短缺评价。第8章提出了结论与展望。《黑河流域蓝绿水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可供水资源管理与规划等相关专业人员阅读,特别为以黑河流域及中国内陆干旱半干旱流域的水资源管理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为研究内容的人员提供理论参考。目录前言第1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的意义1.2 蓝绿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3 黑河流域水资源评价的研究状况1.4 水文模型模拟蓝绿水研究进展1,5水资源短缺评价方法1.6 基于水足迹理念评价水资源短缺评价1.7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1.7.1 研究内容1.7.2 技术路线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2.1 研究区概况2.1.1 气候水文特征2.1.2 土壤植被状况2.1.3 流域社会经济及水资源利用状况2.2 研究方法2.2.1 概念介绍2.2.2 数据资料收集及处理方法2.2.3 SWAT模型模拟方法2.2.4 统计分析方法2.2.5 蓝绿水研究的时间范围和空间尺度2.2.6 蓝绿水的计算方法2.2.7 水足迹评价方法第3章 自然条件下黑河流域蓝绿水的时空动态分布格局研究3.1 研究背景3.2 研究方法3.3 自然条件下的蓝绿水时空分布格局3.3.1 模型的率定和验证结果3.3.2 黑河流域总的蓝绿水的变化3.3.3 黑河流域上中下游蓝绿水动态3.3.4 黑河流域绿水系数的时空分布3.4 讨论与小结第4章 人类活动影响下黑河流域蓝绿水的时空动态分布格局4.1 研究背景4.2 研究方法4.3 人类活动对蓝绿水时空分布格局的影响4.3.1 人类活动影响下黑河流域蓝绿水流的总体变化4.3.2 不同情景下黑河流域蓝水流的变化4.3.3 不同情景下黑河流域绿水流及绿水系数的变化4.4 讨论与小结第5章 黑河流域蓝绿水在典型年份的时空差异研究5.1 典型年的确定方法5.2 数据来源5.3 不同典型年份蓝绿水时空时空差异5.3.1 黑河流域典型干湿年份5.3.2 典型年份的蓝绿水深度时空差异5.3.3 典型年份绿水系数时空差异及蓝绿水总量变化5.4 讨论与小结第6章 黑河流域蓝绿水历史演变趋势分析6.1 研究背景6.2 研究方法6.2.1 数据来源6.2.2 趋势分析方法6.3 蓝绿水历史演变趋势分析6.3.1 黑河流域蓝绿水的变化趋势6.3.2 黑河流域上中下游流域的蓝绿水变化趋势6.3.3 黑河流域蓝绿水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6.3.4 未来变化趋势的预测6.4 本章讨论与小结第7章 黑河流域水资源短缺评价及可持续分析7.1 研究背景7.2 黑河流域水足迹评价7.2.1 作物蓝绿水足迹7.2.2 牲畜产品蓝绿水足迹7.2.3 黑河流域蓝绿水足迹7.2.4 黑河流域灰水足迹7.3 黑河流域水资源短缺评价7.4 黑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分析7.5 本章讨论与小结第8章 结论与展望参考文献附录A 国家最新土地利用分类附录B 中国科学院土地利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