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作者:郑军,张宝贤 编著出版时间:2012年版内容简介 《物联网核心技术丛书: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系统、全面地介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概念、发展现状、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物联网的区别;重点介绍无线传感器网络组网方面的各种通信协议和关键技术,内容涉及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的协议和标准,时间同步、拓扑控制、定位、数据融合等技术,以及无线传感器网络与蜂窝网、互联网等网络互联融合的技术;最后介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趋势。《物联网核心技术丛书: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结构清晰,重点突出,内容充实,集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于一体,适合目前国内物联网发展过程中对相关核心技术的需求。本书主要面向从事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和实践的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也可作为高等院校通信、网络、计算机、电子和自动化等信息技术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相关课程的教材和参考书,还可作为从事物联网相关领域研究、开发和管理的人员了解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参考资料。目录出版说明前言第1章 概述1.1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概念与特征1.1.1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概念1.1.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征1.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关键技术1.2.1 微机电系统技术1.2.2 无线通信技术1.2.3 硬件与软件平台1.3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设计目标1.4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领域1.4.1 环境监测1.4.2 国防军事1.4.3 工业监控1.4.4 健康医疗1.4.5 智能家居1.4.6 公共安全1.5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与现状1.5.1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历程1.5.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现状1.6 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物联网1.6.1 物联网的概念1.6.2 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物联网的区别1.7 本章小结参考文献第2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体系结构2.1 无线传感器节点结构2.2 无线传感器网络结构2.2.1 单跳网络结构2.2.2 多跳网络结构2.3 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类2.3.1 单跳网络和多跳网络2.3.2 静止网络和移动网络2.3.3 确定性网络和非确定性网络2.3.4 静止汇聚节点网络和移动汇聚节点网络2.3.5 单汇聚节点网络和多汇聚节点网络2.3.6 同构网络和异构网络2.4 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栈2.4.1 应用层2.4.2 传输层2.4.3 网络层2.4.4 数据链路层2.4.5 物理层2.5 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设计准则2.6 本章小结参考文献第3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MAC协议3.1 概述3.1.1 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协议的特点3.1.2 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协议的分类3.2 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协议设计3.2.1 设计目标3.2.2 节能设计3.2.3 技术挑战3.3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MAC协议3.3.1 竞争型MAC协议3.3.2 非竞争型MAC协议3.3.3 混合型MAC协议3.4 本章小结参考文献第4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路由协议4.1 概述4.1.1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的特点4.1.2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的分类4.2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设计4.2.1 设计目标4.2.2 技术挑战4.3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路由协议4.3.1 基于分层的路由协议4.3.2 基于能量的路由协议4.3.3 基于位置的路由协议4.3.4 基于移动性的路由协议4.3.5 基于机会的路由协议4.3.6 基于多路径的路由协议4.3.7 数据为中心的路由协议4.4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组播路由协议4.4.1 基于树的组播路由协议4.4.2 基于位置的组播路由协议4.4.3 基于能量的组播路由协议4.4.4 基于地域群播的组播路由协议4.5 本章小结参考文献第5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传输协议5.1 概述5.1.1 无线传感器网络传输协议的特点5.1.2 无线传感器网络传输协议的分类5.2 无线传感器网络传输协议设计5.2.1 设计目标5.2.2 技术挑战5.3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拥塞控制基本机制5.3.1 拥塞避免机制5.3.2 拥塞消除机制5.4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可靠传输基本机制5.4.1 丢包恢复机制5.4.2 冗余传输机制5.4.3 速率控制机制5.5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典型传输协议5.5.1 拥塞控制协议5.5.2 可靠传输协议5.5.3 拥塞控制和可靠传输混合协议5.6 本章小结参考文献第6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时间同步技术6.1 概述6.1.1 无线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的必要性6.1.2 无线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的特点6.1.3 无线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的技术挑战6.2 时间同步的概念与原理6.2.1 时钟模型6.2.2 时钟同步的定义6.2.3 时钟同步的策略6.3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时间同步协议6.3.1 基本同步协议6.3.2 多跳同步协议6.3.3 长期同步协议6.4 本章小结参考文献第7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拓扑控制技术7.1 概述7.1.1 无线传感器网络拓扑控制的概念7.1.2 无线传感器网络拓扑控制的必要性7.1.3 无线传感器网络拓扑控制的技术挑战7.2 基于功率控制的拓扑控制机制7.2.1 基于节点度的功率控制算法7.2.2 基于邻近图的功率控制算法7.3 基于层次结构的拓扑控制机制7.3.1 自适应分簇算法7.3.2 分布式分簇算法7.4 本章小结参考文献第8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定位技术8.1 概述8.1.1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的必要性8.1.2 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技术的特点8.1.3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的技术挑战8.2 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技术基础8.2.1 节点定位的基本概念8.2.2 定位系统的基本组成8.2.3 节点定位的测距技术8.2.4 节点位置的计算方法8.2.5 节点定位的性能指标8.3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定位算法8.3.1 基于测距的定位算法8.3.2 无需测距的定位算法8.4 本章小结参考文献第9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数据融合技术9.1 概述9.1.1 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的概念9.1.2 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的必要性9.1.3 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的技术挑战9.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数据融合方法9.3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数据融合策略9.3.1 基于路由的数据融合9.3.2 基于树的数据融合9.3.3 基于分簇的数据融合9.3.4 基于移动代理的数据融合9.4 本章小结参考文献第10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协议标准10.1 概述10.2 IEEE802.1 5.4 标准10.2.1 IEEE802.1 5.4 标准概述10.2.2 物理层规范10.2.3 MAC层规范10.3 ZigBee标准10.3.1 ZigBee标准概述10.3.2 网络层规范10.3.3 应用层规范10.4 本章小结参考文献第11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与蜂窝网、互联网的互联融合11.1 概述11.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征及其对网络互联融合的影响11.2.1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征11.2.2 无线传感器网络特征对网络互联融合的影响11.3 无线传感器网络与蜂窝网的互联融合11.3.1 互联融合的网络架构11.3.2 互联融合的关键技术11.3.3 互联融合的M2M平台11.4 无线传感器网络与互联网的互联融合11.4.1 互联融合的网络架构11.4.2 互联融合的关键技术11.4.3 互联融合的6LoWPAN体系架构11.5 本章小结参考文献第12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趋势12.1 概述12.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总体趋势12.2.1 应用多样性12.2.2 可管理性12.2.3 技术标准化12.2.4 网络互联融合12.3 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12.3.1 网络特征12.3.2 网络应用12.3.3 网络结构12.3.4 关键技术12.4 无线容迟传感器网络12.4.1 网络特征12.4.2 网络应用12.4.3 网络结构12.4.4 关键技术12.5 无线传感器与执行器网络12.5.1 网络特征12.5.2 网络应用12.5.3 网络结构12.5.4 关键技术12.6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标准化趋势12.6.1 国内标准化工作现状和趋势12.6.2 国际标准化工作现状和趋势12.7 本章小结参考文献附录附录A 英汉术语对照表附录B 英汉缩略语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