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历史景观的锚固与层积 认知和保护历史城市 作者:刘袆绯 著 出版时间: 2017年版 丛编项: 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博士文库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研究系列 内容简介 “城市历史景观”是近年来在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规划领域逐渐兴起的一种新理论,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先提出并推行,是可用于指导历史城市在面临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时,采用的一种整体性的方法。《城市历史景观的锚固与层积:认知和保护历史城市》借鉴地标-基质模型,搭建锚固-层积模型,并以英国城市卡迪夫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三个阶段细分锚固-层积效应。鉴于如今绝大多数历史城市都已进入第三阶段,而城市遗产的周边环境是该阶段中矛盾聚焦的重要空间,直接影响城市历史景观的保护与管理,《城市历史景观的锚固与层积:认知和保护历史城市》对我国与英国的城市遗产及其周边环境制度展开综合评述与比较研究,并建议加强对周边环境管理制度的建设,以保障城市历史景观在持续性的锚固-层积效应中保持良性变迁。 目录 目录 Contents 第一章 绪论(1) 一、研究背景(1) 二、重要概念界定(4) (一)城市历史景观(4) (二)城市遗产(5) (三)周边环境(5) (四)三个概念的重要意义(6) 三、研究综述(8) (一)基础研究(8) (二)理论研究(12) (三)实践研究(15) (四)我国城市历史景观的十年研究综述(20) 四、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26) (一)研究目的(26) (二)研究方法(27) 五、研究思路与框架(29) 六、研究创新点(30) 第二章 锚固-层积理论(31) 一、锚固-层积理论的认识论基础(31) (一)第三种类型学(31) (二)阐释人类学(32) 二、城市研究中“地标-基质”模型的方法论基础(33) (一)凯文 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34) (二)阿尔多 罗西的类似性城市理论(37) (三)韦恩 奥图与唐 洛干的城市触媒理论(39) (四)其他的一些早期理论与设计实践(41) (五)小结(42) 三、锚固-层积模型的整体框架搭建(43) (一)提出锚固-层积模型(43) (二)锚固-层积效应的双向性(44) (三)单个城市锚固点与层积化空间的相互作用范围(51) (四)由多个城市锚固点所锚固的城市历史景观(60) 四、本章小结与“城市历史景观”的再定义(62) 第三章 城市锚固点:一些文化遗产(64) 一、文化遗产的认知扩展历程(64) (一)文化遗产认知的空间扩展:从“金石学”到“城市遗产”(65) (二)文化遗产认知的时间扩展:从“古物”到“现代遗产”(69) (三)文化遗产认知时空扩展背后的价值扩展(75) (四)文化遗产的本源属性是锚固于时空(78) 二、城市锚固点的特性(79) (一)特性一:某段动态时间中的静态空间(79) (二)特性二:以静态空间为核心的动态发展(83) 三、“城市锚固点”的定义与类型(85) (一)定义与分类依据(85) (二)开放性的公共场所类(88) (三)封闭性的权力机构类(91) 四、本章小结(93) 第四章 层积化空间:历史城市的变迁(95) 一、城市历史景观的“层积”新视角(95) 二、以巴塞罗那为例阐释层积化空间的含义(97) (一)巴塞罗那的案例解析(97) (二)各个时间切片间层积的空间组合结果即层积化空间(98) 三、层积的四种基本模式归纳(101) (一)维持模式(102) 二、世界遗产语境下的“周边环境”概念(165) (一)概念演进历程(165) (二)概念背景:完整性理念(170) (三)与周边环境相关的操作制度:缓冲区(170) 三、英国遗产保护语境下的“周边环境”概念(171) (一)选取英国为重点研究对象的原因(171) (二)英国语境下的概念定义(173) (三)周边环境与英国规划的制定(174) 四、周边环境与其他几个相近概念的关系(177) (一)视野(177) (二)文脉(178) (三)景观、城镇景观、城市历史景观(178) 五、周边环境与城市设计(179) (一)周边环境的意义(179) (二)周边环境在锚固-层积效应第三阶段中的独特贡献(181) (三)英国在涉及周边环境时的一些城市设计经验借鉴(182) 六、本章小结(186) 第七章 我国涉及城市遗产与其周边环境的保护制度评述(188) 一、我国涉及城市遗产与其周边环境的保护机构与体系概述(188) (一)将我国相关制度划分为三套体系的概述和依据(188) 城市历史景观的锚固与层积:认知和保护历史城市 (二)文化部、国家文物局与文物保护单位体系(189) (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司与历史文化名城体系(191) (四)尚待完善的第三套体系:周边环境尺度(192) 二、我国现有制度体系的建设历程解析(193) (一)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与制度建设概述(193) (二)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的制度建设历程与周边环境(194) (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制度建设历程与周边环境(197) (四)通用性的保护相关制度建设历程与周边环境(202) 三、城市遗产周边环境的保护措施现状(203) (一)文物保护单位体系下的建设控制地带等(204) (二)历史文化名城体系下的历史文化街区等(207) (二)用锚固-层积理论深入解析更多更复杂的历史城市(260) (三)用锚固-层积理论为设计者提供城市历史景观保护的参考和引导(261) 附录 主要符号对照表(262) 参考文献(2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