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连盆地富油凹陷形成演化与油气富集 作者: 赵贤正,金凤鸣,张以明,黄志龙等著 出版时间: 2018年版 内容简介 本书以二连盆地富油凹陷烃源岩、储层、盖层为研究对象,以地质与地球化学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出发,对烃源岩发育与展布、烃源岩特征与评价、油气组成与成因类型及其油气源精细对比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指出了油气运移方向与途径,确定了油气聚集其次,总结了二连盆地油气富集规律,对二连盆地今后勘探开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目录 章 区域构造背景与盆地构造单元划分 节 区域构造背景 一、区域构造古地理背景 二、基底构造演化 第二节 盆地基底断裂特征 一、基底断裂系统 二、主要区域基底断裂 第三节 构造单元划分 一、构造特征 二、盆地构造单元划分方案 第四节 构造-沉积演化 一、构造演化期次 二、构造-沉积演化阶段 三、不同断陷群构造-沉积演化特征 第二章 富油凹陷构造-沉积演化 节 断陷的复合与叠加 一、断陷复合与叠加类型 二、断陷复合与叠加型式 第二节 富油凹陷结构特征 一、正向伸展继承性富油凹陷 二、正向伸展新生性富油凹陷 三、斜向伸展新生性富油凹陷 第三节 富油凹陷构造一沉积演化特征 一、正向伸展继承性断陷 二、正向伸展新生性断陷 三、斜向伸展新生性断陷 第三章 富油凹陷有效烃源岩的形成与分布 节 有效烃源岩及其识别 一、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二、有效烃源岩标准与识别 第二节 有效烃源岩的分布 一、烃源岩分布特征与类型 二、有效烃源岩分布模式 第三节 有效烃源岩的形成 一、有效烃源岩形成的主要作用 二、有效烃源岩形成机理及控制因素 三、凹陷结构与有效烃源岩形成模式 第四章 碎屑岩油气成藏机制与富集规律 节 油气藏类型及分布特征 一、油气藏类型与分布 二、油气聚集带划分及油藏分布特征 第二节 油气藏形成机制与成藏过程 一、近洼缓坡带油气成藏特征 二、陡坡深洼带油气成藏特征 三、远洼缓坡带油气成藏特征 第三节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与成藏模式 一、近洼缓坡带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与模式 二、陡坡深洼带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与模式 三、远洼缓坡带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与模式 四、不同类型凹陷油气藏分布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