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与互换性基础 作 者: 柳秉毅 著 出版时间: 2012 内容简介 本书是根据目前工科本科教育中课程体系改革的精神与方向,将机械加工和互换性基础等相关课程的内容加以整合,并结合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教学特色而编写的。本书共分9 章,主要内容包括:切削加工基本原理、机械加工方法、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特种加工与先进加工制造技术、零件的结构工艺性、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知识、尺寸公差与配合、几何公差、表面粗糙度等;每章均附有习题和思考题。本书注意突出重点,在夯实理论基础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加强对学生工程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并加大了对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内容的介绍。本书可作为高等工科院校机械类专业以及材料类、材料加工类和自动化等近机类专业学生的教材,也可供高职高专、成人教育学院和职大、电大等的同类专业选用,或供相关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绪论1 第1章切削加工基本原理3 11切削运动与切削用量3 12切削刀具的材料与结构5 13切屑形成过程13 14积屑瘤的形成及其影响15 15切削力、切削热与切削温度的产生及控制16 16刀具的磨损与耐用度20 17加工质量和经济性21 习题与思考题30 第2章机械加工方法31 21常用机械加工方法32 22外圆面加工38 23孔加工43 24平面加工49 25特殊形面的加工55 习题与思考题64 第3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66 31生产过程与工艺过程66 32生产纲领与生产类型67 33制订工艺规程的要求和步骤69 34工件的定位与夹紧71 35加工基准与加工余量75 36工艺规程的编制80 习题与思考题86 第4章特种加工与先进加工制造技术87 41特种加工87 42微细加工94 43先进制造技术97 习题与思考题100 第5章零件的结构工艺性102 51零件结构工艺性的基本概念102 52切削加工工艺对零件结构的要求102 53零件切削加工结构工艺性举例103 习题与思考题108 第6章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知识110 61互换性概述110 62优先数和优先数系标准112 63测量技术基础114 习题与思考题117 第7章尺寸公差与配合118 71基本术语与定义118 72公差带的标准化124 73公差带与配合的标注与优化132 74公差带与配合的选择136 75一般公差——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141 76工艺尺寸链的计算142 习题与思考题147 第8章几何公差150 81几何公差的特征项目及其符号150 82几何公差与尺寸公差的关系153 83几何公差的标注与检测155 84几何公差的选择158 85未注公差的规定161 习题与思考题161 第9章表面粗糙度163 91表面粗糙度的评定163 92表面粗糙度的选用165 93表面粗糙度的标注169 94表面粗糙度的检测173 习题与思考题174 参考文献1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