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交通 从一带一路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者:向宏,胡德平,王顺洪等主编 出版时间: 2017年版 内容简介 本书以全球化纵深发展和中国和平崛起为背景,分析拓展“大交通”的内涵和外延,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发展的美好愿景,“一带一路”就是通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道路;“大交通”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载体。全书从东西方产业、文化、文明、政治交汇发展的交通等角度,揭示了人类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价值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实现路径和策略安排。 目录 第一章 后全球化过渡期与中国 001 一、如何解释:当下纷乱的全球格局与再次失衡的世界 001 二、大国崛起:从工业革命到全球化的世界格局演变 003 三、当下大国竞争:由经济竞争到跨国公司竞争到超级 项目竞争 005 四、拥抱全球化:全球主义与企业主义的黄金三十年 007 五、后全球化过渡期:突然到来的变化与不确定的世界秩序 009 六、未来预言:来自全球智库、政治家、企业家的观察与思考 010 七、秩序重建:增量再平衡机制与后工业文明新范式 012 八、三大力量:当下结构性能力与未来科技能力和 新生活方式张力 014 九、关键操作:政治力量与公司力量协同的大国竞争 016 十、超级项目改变世界:苹果带来的生活方式改变与 华为的全球战略 018 十一、中国机遇:总体解决之道的综合资源高权重比及 恰当的能力与机制呈现 019 十二、怎么办:以世界新秩序建构的优势角色总揽改革发展 022 第二章 从新一届政府到“新新重商主义”到超级项目 025 一、全球布局:逐渐清晰的“一带一路”总体战略 025 二、持续反腐:破与立的双重功效及建构新机制的先导任务 027 三、供给侧改革:基于国内外市场格局的关键举措 029 四、金融外交:亚投行、金砖银行启动中国财经外交的 升级版 031 五、强军计划:崛起大国与全球商业布局的必要保障 033 六、战略愿景:从“一带一路”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 035 七、总体价值:发展导向的兼顾效率与公平的 “新新重商主义” 037 八、复杂问题简单化:用超级项目机制统合发展超越纷争 039 九、“新新重商主义”:有为政府通过优势企业发展超级项目的 公共政策安排 041 十、市场呼应:全球性总体需求与新一轮的重组浪潮 043 十一、新竞争力:通过超级项目契机推动结构调整与 中高速的再一个十年发展 045 十二、比较与借鉴:发达国家的超级项目案例与模式 047 十三、中国的独特优势:综合而言中国超级项目的全球竞争力 050 十四、大并购:中国企业在非常时期的后发策略与重组战略 053 十五、《埃森哲报告》:中国企业全球梦想 055 十六、能力与使命:中国企业的系统梳理与优势企业点评 057 十七、国是型生意:体现国家总体竞争力的超级项目组合与 中国生意 060 第三章 超级项目与世界经济的增量再平衡 062 一、增量再平衡:超级项目推动各大经济体循环递进, 渐成世界经济的新雁型模式 062 二、超级工程:中国工业化快速进程的独特模式与经验积累 066 三、超级项目:技术经济统筹的总体竞争力呈现与 系统资源整合的基本方式 067 四、超级项目:从国内外经典案例抽象特质结合 中国实际进行定义 069 五、类型一:全球市场的产业链重组、价值再造与市场重构 069 六、类型二:创造新市场与新需求的新兴产业尤其是 战略性新兴产业 073 七、类型三:支撑与提升国家总体能力和需求的基础产业及 资源产业 076 八、类型四:强劲起动机制推动多变量、多主体 复杂资源整合与价值再造 079 九、类型五:改变区域经济资源配置方式与方法或 带动系数高的牵引性大项目 082 十、类型六:国家间的战略互惠项目或区域共同市场的 领头羊项目 085 十一、类型七:各类特殊目的性大项目或关键性项目 087 十二、类型八:复合特性及资本手段与大金融手段超常 应用的特殊项目 089 十三、阶段性特征:超级项目的前期、中期与后期 090 十四、相关操作主体:孵化、投资、运营的相对分割与 全程融合 092 十五、关键能力:操作主体综合基本能力与逻辑推动能力 最为关键 094 十六、市场机制:超级项目与资本市场全程战略 096 第四章 示范性超级项目:中国高铁由单纯交通概念 变为产业带与城市群建设新战略 098 一、历史上中国参与的国际轨道交通建设 098 二、马新高铁:明确提出了大交通串联产业带与 城市群的发展计划 100 三、泛亚铁路:20年的研究、争议与共识的达成 102 四、实践与反省:中国高铁外交展开以来的问题梳理 104 五、中国高铁的全球化战略 106 六、高铁为主的轨道交通激活区域共同市场 108 七、国内新一轮高铁与其他轨道交通建设同样要考虑产业带与 城市群 110 八、新型轨道交通与后现代新生活方式和城市空间调整 112 九、高铁与其他轨道交通的超级项目特性 114 第五章 “一带一路”倡议:交通与“两化”的融合成为 基本操作形式 1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