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社区治理创新案例调研与分析 作者:李佳佳 出版时间: 2018年版 内容简介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在创新社区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改革进程中,本书选取了上海市多个社区作为调研对象,主要从营造社区共同体、新乡贤治理、创新社区民族工作等方面,分析了协同治理等行动机制的构建,探讨了党组织、自治组织、社会组织和不同人群等多元主体在社区治理格局变化中的行动逻辑与关系,从中可以发现中国基层政治的变迁机制,亦为未来社区治理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n 目录 第一章 创新社区治理,完善共同体新格局
/n ——上海浦东新区W街道创新社区治理项目分析调研报告
/n 一、 基本经验与主要特点
/n 二、 理念目标与分析思路
/n (一) 理念目标
/n (二) 分析思路
/n 三、 项目分析与政策建议
/n 项目一:“居委会自治家园”深化发展项目
/n 项目二:探索“社区基金”的社会化活力机制项目
/n 项目三:“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的功能完善和机制创新项目
/n 项目四:完善社区委员会共治体制与功能拓展项目
/n 项目五:完善区域化党建——社区党委“红色港湾”系列
/n
/n 第二章 创新参与方式,推进德治法治一体化:新乡贤与基层软治理
/n ——上海嘉定区外冈镇创新城乡社区治理调研报告
/n 一、 乡贤治理的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的基层治理
/n 二、 嘉定区乡贤治理的历史背景与现实契机
/n (一) 历史背景
/n (二) 现实契机
/n 三、 乡贤治理的主要类型与治理角色
/n (一) “老大人”的主要类型
/n (二) “老大人”的治理角色定位
/n 四、 乡贤治理的成效功用
/n (一) 软化功能:维护社区安定团结
/n (二) 活化功能:提高社区交往密度
/n (三) 服务功能:扩大社区公益服务
/n (四) 教化功能:培育社区和睦文化
/n (五) 中介功能:链接基层政府与社区
/n 五、 支撑乡贤治理的要素分析
/n (一) 合法性要素:多元权威
/n (二) 制度性要素:支撑体系
/n (三) 文化性要素:统合凝聚
/n 六、 乡贤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n 七、 提升乡贤治理绩效的若干建议
/n
/n 第三章 创新联动机制,推动社区民族工作建设: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的实践思考
/n ——上海市杨浦区Y街道的调研报告
/n 一、 调研背景与研究问题
/n 二、 调研对象与研究方法
/n (一) 调研对象
/n (二) 研究方法
/n 三、 Y街道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的效果评价
/n (一) 居住空间维度上,呈现为多民族共居格局,不存在族际居住隔离,但少数民族居民与其他民族成员合住的意愿度较低
/n (二) 行为交往维度上,族际交友情况普遍,互动交流较为频繁
/n (三) 情感认同维度上,社区归属感较强,具有高度的国家认同感
/n 四、 Y街道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的实践经验
/n 五、 Y街道社区民族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n 六、 推进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n (一) 明确工作使命,高度重视推进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
/n (二) 聚焦核心任务,找准城市民族工作和社区发展的共赢点
/n (三) 发挥多元主体作用,优化民族互嵌式社区的治理结构
/n (四) 发挥社区文化在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中的凝聚、整合作用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