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之治 中国社会精细化治理观察 作者:李松著 出版时间:2022年版 内容简介 长期以来,由于受粗放式管理思维的影响,我国以地方政府为主要角色的社会各界,在进行社会治理时习惯运用笼统的、模糊的处理方式,导致“大差不差”“最后一公里塌陷”等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因此,要想克服社会治理中的短板,必须牢固树立精细化治理思维。本书从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切入,进行力透纸背的评论,既有剑拔弩张的抨击,也有以理服人的沉稳,可作为基层开展精细化治理的通俗理论读物。 目录 序言 “时空压缩”时代的社会治理 第一辑 施政出处 “最多跑一次”跑出便民加速度 /6 搭建精准服务群众的桥梁/12 “武则天他妈”火得太憋屈了/15 动辄放言“砸饭碗”吓唬人要不得/20 不该回避市委书记一巴掌打出的疑问/24 “老赖”获评道德模范有点幽默过头/ 28 不宜拿权力审美绑架店铺牌匾/31 对秦淮河堤坝里的违建不能止于拆除/36 “负债狂烧 400 亿”搞政绩工程是一堂发展警示课/38 干部对群众的诉求宜多一些尊重和理解/42 第二辑 此虚勿行 环境保护税意义不可低估/92 提高“无废城市”消废能力/95 警惕“百分百达标”的考核洁癖/97 唤醒“沉睡”的污水处理厂/104 “环评师 4 个月编 1600 余份报告”太夸张/106 谁更应该远离学术挂名/108 自欺欺人的网络评比就不要搞了/111 文化墙要有文化 /114 第三辑 民生短板 用人单位应筑起性骚扰第一道防线/185 消费尊严不能被“好评返现”贱卖/188 “就业优先”夯实民生之基/192 让青年人住得起住得好/195 “不取消差评弄死你”背后是平台之恶 第四辑 浮世良言 倡导“见义智为”是一种社会进步/286 推进普惠性学前教育扩容提质 /289 警惕劣迹艺人“曲线复出” /292 不能放任“马保国们”的审丑成为流行 /295 疫情下的特权比病毒更具毒性/298 盲盒不能“盲干” /301 不给碰瓷者可乘之机 /303 女摊贩不得超过 45 岁的规定太荒谬 /305 让员工集体跪地自扇耳光的狼性文化有毒 /308 后 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