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十二经脉养生按摩图典 作者:王东坡 主编 出版时间:2012年版 内容简介 经脉可以很神秘,有着几乎和中华文明一样悠久的历史,是中医“圣经”:《黄帝内经》中的基础构成元素。经脉可以很复杂,循行纵横交错,影响错综复杂,每本晦涩的中医典籍上都有大篇幅的注解与阐述。可是经脉又很重要,可以“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人体的健康问题几乎都和经脉穴位有关。所以我们针对普通人,去繁就简,图文结合,让每个人都能了解《黄帝内经》中十二条最主要经脉的循行、作用,以及任何人都可以上手学习、使用的简易疏通方法。对经脉上的穴位也按照实用性与重要性分主次作了介绍。敲敲打打,揉揉按按,在家轻松疏通十二条经脉。 目录 第一章 经络是人体的生命线 经脉可以决死生、祛百病、调虚实 身体是千亩良田,经络是灌溉的沟渠 经络的三大功能 十二正经是人体的12条生命线 常用疏通经络的方法 经络保健离不开穴位按摩 寻找最安全有效的特效穴位 家庭常用穴位按摩手法 重要的穴位往往会有一个特殊的代称
第二章 疏养人体的12条生命线 手太阴肺经 尺泽穴:肺经水气汇聚之地 列缺穴:闪电劈开堵塞经络 经渠穴:气血流经的要道 太渊穴:储藏气血的天池 鱼际穴:心脏的守护使者 少商穴:像六脉神剑一样泄脏热 云门穴/中府穴/天府穴/孔最穴/侠白穴 手阳明大肠经 商阳穴:缓解咽喉炎症 二间穴:缓解咽喉炎症 三间穴:泄热止痛,利咽 合谷穴:止痛第一穴 阳溪穴:缓解面部各种炎症 煸历穴:消除热症,带给你好情绪 曲池穴:全面缓解各种炎症和疼痛 温溜穴/下廉穴/上廉穴/手三里穴 肘髎穴/手五里穴/臂臑穴/肩髃穴/巨骨穴 扶突穴/天鼎穴/口禾髎穴/迎香穴 足阳明胃经 颊车穴:缓解口腔炎症,减轻牙痛 足三里穴:养生保健第一穴 丰隆穴:健脾化痰,和胃降逆 解溪穴:舒筋活络,清胃化痰,镇惊安神 冲阳穴:缓解下肢风湿性关节炎 陷谷穴:除肠胃热病 内庭穴:除肠炎,消胃火 历兑穴:消除口唇火气 承泣穴/四白穴/巨髎穴/地仓穴/大迎穴/下关穴/头维穴 人迎穴/水突穴/气舍穴/缺盆穴/气户穴/库房穴 屋翳穴/膺窗穴/乳中穴/乳根穴/不容穴/承满穴 梁门穴/关门穴/太乙穴/滑肉门穴/天枢穴/外陵穴 大巨穴/水道穴/归来穴/气冲穴/髀关穴/伏兔穴 阴市穴/梁丘穴/犊鼻穴/条口穴/上巨虚穴/下巨虚穴 足太阴脾经 隐白穴:消炎止内血 太白穴:消除肠胃不适 大都穴:强健你的消化系统 公孙穴:缓解胸腹疼痛 商丘穴:消除多年老便秘 三阴交穴:老年人日常保健 阴陵泉穴:排尿通畅,解除尿路问题 大包穴:统络阴阳诸经 漏谷穴/地机穴/血海穴/箕门穴/冲门穴/府舍穴/腹结穴 大横穴/腹哀穴/食窦穴/天溪穴/胸乡穴/周荣穴 手少阴心经 少海穴:理气通络,益心安神 灵道穴:医治心痛的“新药” 通里穴:缓解、平稳情绪 神门穴:提高抵抗力 少府穴:清心泻热,平定情绪 少冲穴:缓解头部不适 极泉穴/青灵穴/阴郄穴 …… 附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