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地方标准 DB36/T 1425—2021 鲜食玉米与绿肥间作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que rules for intercropping of fresh maize and green manure 2021 - 06 - 30 发布 2022 - 01 - 01 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江西省农业科学院资源环境与土壤肥料研究所、进贤县前坊镇农业农村办、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九江天祥缘种植专业合作社。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华菊玲、李信申、曾荣、徐昌旭、黄瑞荣、黄小梅、陶国华、谭武超。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鲜食玉米与绿肥间作生产技术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种子准备、施基肥与整地、种植、田间管理、采收、贮存与运输、生产废弃物的处理、田间档案等。 本文件适用于江西露地栽培鲜食玉米与绿肥间作种植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GB 8080 绿肥种子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24616 冷藏、冷冻食品物流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 GB/T 29372 食用农产品保鲜贮藏管理规范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T 523 专用籽粒玉米和鲜食玉米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鲜食玉米 Fresh Maize 收获鲜果穗作食用或加工用的玉米。本文件指甜玉米(sweet maize)和糯玉米(waxy maize)。 3.2 绿肥 Green Manure 提供作物肥源和培肥土壤的豆科作物。本文件指柽麻(Crotalaria juncea)、绿豆(Vigna radiata)、 赤小豆(Vigna umbellata)等3种绿肥作物。 3.3 带状复合种植 Strip compound planting 本文件指两行鲜食玉米之间种植一行绿肥。 DB36/T 1425—2021 2 4 产地环境 所选地块应土壤肥沃,耕作层深厚,排灌方便,远离污染源,生态环境良好。产地环境应符合NY/T 391的规定。 5 种子准备 5.1 品种选择 5.1.1 鲜食玉米品种 选用通过国家或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商品性好、适宜江西栽培 的鲜食玉米品种,同时兼顾市场需求。春玉米生育期(出苗至收获鲜棒)以85 d~90 d为宜,秋玉米生 育期(出苗至收获鲜棒)以80 d~85 d为宜。 5.1.2 绿肥品种 选择柽麻、绿豆、赤小豆等3种绿肥中生物量相对适中的品种。 5.2 质量要求 5.2.1 玉米种子 种子纯度不低于95.0%,净度不低于98.0%,发芽率不低于85%,含水量不高于13.0%。种子质量应 符合GB 4401.1要求。 5.2.2 绿肥种子 种子纯度不低于94.0%,净度不低于97.0%,发芽率不低于80%,含水量不高于12.0%。种子质量参 照GB 8080要求。 5.3 种子用量 5.3.1 玉米种子 甜玉米育苗移栽种子用量以0.5 kg/667 m2左右为宜,直播以1 kg/667 m2为宜。糯玉米育苗移栽种子 用量以1.0 kg/667 m2~1.5 kg/667 m2左右为宜,直播以1.5 kg/667 m2~2.5 kg/667 m2为宜。 5.3.2 绿肥种子 柽麻以1.5 kg/667 m2~2.0 kg/667 m2为宜。绿豆以350 g/667 m2~450 g/667 m2左右为宜、赤小豆以 500 g/667 m2~600 g/667 m2左右为宜。 6 施基肥与整地 6.1 施基肥 按NY/T 394的规定合理搭配基肥,于翻耕前均匀撒施。 6.2 整地起垄 DB36/T 1425—2021 3 深耕25 cm~30 cm,耙碎平整后作畦。畦面宽110 cm~120 cm,沟宽20 cm~30 cm。围沟、畦沟、 腰沟三沟配套。 7 种植 7.1 鲜食玉米 7.1.1 种植时间 鲜食春玉米保温育苗以2月中旬~3月中下旬播种为宜,露地直播以3月下旬~4月底播种为宜。鲜食 秋玉米以7月下旬~8月中旬播种。直播鲜食玉米4 片~5 片可见叶时,进行定苗。 7.1.2 种子处理 播种前玉米种子晒种1 d~2 d。选择用于防治小地老虎、草地贪夜蛾、蚜虫、蓟马等玉米苗期害虫 的药剂,防治丝黑穗病、根腐病、茎腐病等玉米土传病害的药剂,按使用说明进行玉米种子包衣,晾干 后播种。 7.1.3 种植方法 育苗移栽按栽培面积定量播种,幼苗2叶1心~3叶1心期移栽。直播采用打穴点播,每穴播种2 粒~ 3 粒。每畦种植2行。 7.1.4 种植密度 株距25 cm~30 cm,栽培密度以3000 株/667 m2~3500 株/667 m2为宜。 7.2 绿肥 7.2.1 播种时间 育苗移栽玉米田,绿肥播种与玉米移栽同时进行。直播玉米田,绿肥与玉米同时播种。 7.2.2 种子处理 播种前绿肥种子晒种1 d~2 d。 7.2.3 播种方法 采用带状复合种植的配置方法,将绿肥直播于玉米行间。柽麻开浅沟条播,绿豆和赤小豆穴播。 7.2.4 种植密度 柽麻按用种量1.5 kg/667 m2~2.0 kg/667 m2均匀撒播,绿豆和赤小豆株距以25 cm左右为宜。 8 田间管理 8.1 适时定苗 直播鲜食玉米4 片~5 片可见叶时,进行定苗。 8.2 水分管理 DB36/T 1425—2021 4 视土壤墒情和玉米生长发育进程适时灌溉、及时排渍。春播多雨季节应注意排涝,雨停沟内无积水。 秋播干旱季节应做好抗旱,提倡采取滴灌或沟灌。 8.3 追肥 按总氮量基肥︰苗肥︰拔节肥︰穗肥=4︰1︰2︰3的比例分施,分别于4 叶~5 叶期、拔节期和大 喇叭口期进行追施。施肥量依据玉米长势和土壤肥力而定。追肥方法为玉米株间穴施。 8.4 病虫害防控 8.4.1 主要病虫害 病害主要有小斑病、锈病、纹枯病、茎腐病、穗腐病等。鲜食玉米虫害主要有草地贪夜蛾、斜纹夜 蛾、玉米螟、蚜虫、小地老虎等。 8.4.2 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相协 调进行病虫害防控。 8.4.3 防治方法 防治方法如下: a) 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高畦栽培;春玉米田及时清沟排渍;及时清除田间病叶、 病株,并用石灰对病穴土壤进行消毒等; b) 物理防治:采用诱芯诱集草地贪夜蛾、斜纹夜蛾、玉米螟等;悬挂黄板等诱集蚜虫,或悬挂银 膜条等驱避蚜虫;也可利用频振杀虫灯、黑光灯、高压灯、双波灯等诱杀; c) 生物防治:合理利用天敌,优先采用赤眼蜂杀虫卡、白僵菌、植物食诱剂等防控害虫; d) 药剂防治:病虫害药剂防治宜治早治小,优先选用生物药剂,不同类型药剂轮换使用,用足水 量。药剂的选择与使用应符合GB/T 8321 和NY/T 393 的规定。 8.5 绿肥刈青 玉米封行后,视绿肥生长量及时刈青,平铺于玉米行间。 9 采收 春播甜玉米吐丝后18 d~22 d采收,糯玉米吐丝后20 d~24 d采收;秋播甜玉米吐丝后20 d~25 d采 收,糯玉米吐丝后22 d~26 d采收。根据鲜穗成熟情况,适时分批采收,以保持鲜食糯玉米香而糯,甜 玉米脆而甜。 10 贮藏与运输 按GB/T 24616、GB/T 29372 和NY/T 523规定执行。 11 生产废弃物的处理 及时收集生产中使用的农药、化肥等包装袋进行无害化处理。提倡采收后的玉米秸秆还田,以培肥 地力。 DB36/T 1425—2021 5 12 田间档案 建立田间技术档案,记录整个生产过程中所采取的关键技术、农药使用时间、采收批次等。妥善保 存,以备查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