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图书 > 水利工程
水能资源优化配置机理研究  下载

水能资源优化配置机理研究
作者:叶舟 著
出版时间: 2017年版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关于浙江省水能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的著作,主要内容包括:导论、理论基础、基于资源优化配置的水能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的资源补偿机制、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补偿机制、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补偿机制、技术集成、研究结论与成果推广等。
目录
前言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浙江省水能资源概况
1.1.2 水能资源开发的阶段特征
1.1.3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能资源优化配置
1.2.2 水能资源有偿使用
1.2.3 水能资源开发利用中的资源补偿
1.2.4 水能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经济补偿
1.2.5 水能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补偿
1.2.6 研究现状的评价
1.3 主要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概念界定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主要创新点
1.5 研究推广应用和成果转化
1.5.1 浙江省推广应用
1.5.2 研究成果转化情况
1.5.3 国内其他省推广应用
1.5.4 国外推广应用
1.6 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
1.6.1 经济效益
1.6.2 社会效益
1.6.3 生态效益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资源配置中的利益补偿理论
2.1.1 水能资源产权及其外部性理论拓展
2.1.2 生态系统的空间特征和栅格模型
2.1.3 水能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外部生态效应
2.2 资源开发中的政府规制相关理论
2.2.1 政府与制度
2.2.2 制度与技术的互动
2.2.3 制度与政策的互动
2.3 资源开发中的制度与技术演进理论
2.3.1 制度创新降低交易成本
2.3.2 推动制度创新和完善制度体系
2.3.3 推动技术进步和完善技术标准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资源优化配置的水能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3.1 水能资源的稀缺性
3.1.1 资源稀缺性
3.1.2 水能资源稀缺性
3.2 水能资源优化配置的现代市场主导型激励相容模式
3.2.1 现代市场主导资源配置模型的选择
3.2.2 现代市场主导型资源配置的制度安排
3.2.3 水能资源配置的激励相容模式
3.3 资源有偿使用促进优化配置的机理和途径
3.3.1 资源有偿使用促进优化配置的机理
3.3.2 水能资源有偿使用促进水资源规划优化
3.3.3 水能资源有偿使用促进工程技术进步
3.3.4 水能资源有偿使用促进电站管理创新
3.4 水能资源开发使用权有偿出让的内在机理
3.4.1 水能资源有偿出让的市场机制
3.4.2 水能资源出让市场建设关键技术
3.5 水能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3.5.1 水能资源有偿使用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3.5.2 企业性质对水能资源配置效率影响
3.5.3 水库防洪调度保险对水能资源利用效率影响
3.5.4 水电站产权交易对水能资源配置效率影响
3.5.5 水生态调度对水能资源配置效率影响
3.6 案例研究
3.6.1 仙居县水能资源有偿出让的实践案例
3.6.2 文成县百万山资源点有偿出让实践案例
3.6.3 丽水市紧水滩水库防洪调度保险案例
3.6.4 丽水市水电产权交易案例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的资源补偿机制
4.1 产权理论基础
4.1.1 产权理论
4.1.2 水权理论-
4.2 水能资源产权界定与初始分配
4.2.1 水能资源产权属性
4.2.2 水能资源产权初始出让
4.3 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的混合产权制度
4.3.1 水能资源产权的演变
4.3.2 混合产权制度的供给
4.3.3 混合产权制度的内涵
4.3.4 混合产权制度的作用
4.4 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的资源补偿机制
4.4.1 水能资源有偿使用出让金的性质
4.4.2 水能资源有偿使用出让金的管理
4.4.3 水能资源有偿使用出让金的用途
4.5 混合产权对资源补偿的影响
4.6 案例研究
4.6.1 遂昌县水能资源产权及资源补偿实践案例
4.6.2 常山县芙蓉水库电站资源补偿实践案例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补偿机制
5.1 公共物品和外部性理论
5.1.1 公共物品
5.1.2 外部性
5.2 水能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公共物品与外部性
5.2.1 水能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公共物品
5.2.2 水能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外部性分析
5.3 水能资源开发利用负外部性的内部化途径
5.4 水能资源开发利用负外部性的经济补偿
5.4.1 经济补偿对象
5.4.2 经济补偿标准
5.4.3 经济补偿模式
5.4.4 股份补偿——形成利益共同体
5.5 经济补偿的利益协调机制
5.5.1 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经济补偿谈判
5.5.2 信息沟通情况下的经济补偿谈判
5.6 案例研究
5.6.1 景宁县水能资源开发的经济补偿实践案例
5.6.2 景宁县梧桐坑流域水能资源开发经济补偿实践案例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补偿机制
6.1 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
6.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6.1.2 生态系统理论
6.1.3 生态补偿理论
6.2 水能资源开发利用对河流生态的影响
6.2.1 山区河流特性分析
6.2.2 河流生态系统分析
6.2.3 水能资源开发利用对宏观生态环境的影响
6.2.4 水能资源利用对微观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
6.3 水能资源利用的生态补偿技术
6.3.1 生态流量确定
6.3.2 洪水脉冲确定
6.3.3 鱼道技术研究
6.3.4 生态护坡技术
6.3.5 物理栖息地技术
6.4 河流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方法
6.4.1 变动范围法(RVA)
6.4.2 灰色关联熵方法
6.5 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补偿机制
6.5.1 工程性补偿
6.5.2 制度性补偿
6.5.3 水资源调度性补偿
6.5.4 监督评价机制
6.6 案例研究
6.6.1 仙居县下岸水库电站生态补偿实践案例
6.6.2 遂昌县周公源梯级电站生态补偿实践案例
6.6.3 浙江省典型水利工程鱼道技术实践案例
6.6.4 丽水市莲都区宣平溪生态修复研究案例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一个技术集成——水能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7.1 水能资源开发的效率目标
7.1.1 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效率内涵
7.1.2 水能资源配置效率的三个层次
7.1.3 可持续发展的效率目标
7.2 可持续发展效率目标相应的制度约束模式
7.2.1 微观层面:生态电站的技术评价指标
7.2.2 中观层面:流域上下游之间的补偿
7.2.3 宏观层面:水能资源开发的宏观政策
7.2.4 超宏观层面:碳交易市场的倒逼机制
7.3 水能资源开发的商业模式
7.3.1 投资体制演变及其主导模式
7.3.2 水能资源开发“可持续发展模式”具体政策
7.3.3 市场机制作用边界
7.3.4 投资者与相关利益者关系协调
7.4 水能资源开发的管理体制
7.4.1 管理体制及改革背景
7.4.2 管理体制变迁的环境需求
7.4.3 相关机构的管理职能
7.4.4 管理体制改革的效益
7.5 案例研究
7.5.1 浙江省实施生态水电评价试点实践案例
7.5.2 可持续发展目标下丽水市水能资源配置案例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成果推广
8.1 研究结论:“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内核
8.2 研究成果应用:服务“一带一路”
8.2.1 已有的国际合作基础
8.2.2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开发需求
8.2.3 “可持续发展模式”输出的前景
附录一:成果推广转化的相关文件及资料
关于松阳县列入全省水电资源开发有偿转让试点县的批复
关于同意遂昌县列入全省水电资源开发有偿出让试点县的批复
浙江省水电资源开发使用权出让管理暂行办法
浙江省加强水电资源开发管理的若干规定
浙江省水资源管理条例
丽水市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办法
丽水市规范水电资源开发管理促进水电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
丽水市进一步规范水电资源开发权出让工作的通知
仙居县水电资源开发使用权出让暂行办法
遂昌县水电资源开发管理办法
遂昌县水电资源建设项目开发权出让实施细则
景宁畲族自治县水电资源管理项目开发权出让实施细则
景宁畲族自治县水电资源开发管理办法(试行)
浙江省部分县市有偿使用电站明细情况统计表
附录二:课题组承担的项目
附录三:课题组已取得的成果
参考文献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