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区域生物多样性评估及保护网络构建与优化 作者:田瑜,李俊生编 出版时间: 2020年版 内容简介 《秦岭区域生物多样性评估及保护网络构建与优化》以秦岭区域为研究区,结合多年累积开展的相关工作,以保护生物学和景观生物学为理论基础,结合目前常用的评估方法对秦岭区域的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评估。生物多样性分为三个层次,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这三个层次是所有生命包括人类赖以生存和繁衍的必要条件(Primack,2009)。由于遗传多样性的数据不易获得,而物种多样性又是遗传多样性的载体,因此,《秦岭区域生物多样性评估及保护网络构建与优化》从物种及其生境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来评估生物多样性现状。与此同时,为了给秦岭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措施,《秦岭区域生物多样性评估及保护网络构建与优化》分别采用热点分析、GAP分析及系统规划法分析出秦岭区域的重点保护区域,并依此构建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 目录 1 理论基础 1.1 保护生物学 1.2 景观生态学 2 秦岭基本概况 2.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2.2 秦岭的自然环境 2.3 社会经济状况 2.4 生物多样性保护评估 2.5 保护政策与投入 3 物种评估 3.1 总论 3.2 秦岭区域高等植物物种现状评估 3.3 秦岭区域陆生脊椎动物物种现状评估 3.4 重点保护物种现状评估 3.5 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价 4 秦岭区域重要物种的潜在生境评价 4.1 总论 4.2 评估方法 4.3 评估结果 5 秦岭区域生态系统评估 5.1 生态系统概况 5.2 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评价 5.3 生态脆弱性评价 6 致危因素分析 6.1 气候变化 6.2 土地利用变化 6.3 人口压力 6.4 经济状况 6.5 外来入侵物种 7 保护优先区域 7.1 保护优先区域识别方法 7.2 系统保护规划分析 8 网络构建与优化 8.1 国内外保护网络构建研究进展 8.2 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构建与优化方法 8.3 生物多样性保护空缺 8.4 保护网络分析 8.5 保护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秦岭区域自然保护区统计表 附表2 秦岭区域濒危植物物种名录 附表3 秦岭区域濒危野生动物物种名录 附表4 秦岭区域两栖类物种名录 附表5 秦岭区域爬行类物种名录 附表6 秦岭区域分布鸟类名录 附表7 秦岭区域兽类名录 附录8 秦岭区域重要保护物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