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环境建设解析:理论、方法与实践 作 者: 谭少华 著 出版时间:2013 丛编项: 建成环境与人群健康研究丛书 内容简介 人居环境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开展人居环境相关的研究必须借助于新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手段。《建成环境与人群健康研究丛书·人居环境建设解析:理论、方法与实践》尝试构建了人居环境建设的解析分析方法,采取分解-合成-综合的研究思路,从微观层次的人居环境建设的物质构成解析、中观层次的土地利用系统解析、宏观层次的城市规划学科体系解析三个层次开展人居环境建设的综合研究。解析分析方法可供其他复杂系统研究借鉴。《建成环境与人群健康研究丛书·人居环境建设解析:理论、方法与实践》可供地理学、城乡规划学、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风景园林学等研究、设计人员参考,也可供相关专业师生阅读。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科学问题的凝练 1.3 研究内容 第2章 人居环境建设解析方法:分解与综合 2.1 理论基础 2.2 人居环境建设系统解析方法的构建 第3章 土地利用系统解析方法(一):几何学分析方法 3.1 土地利用系统的几何学分析概述 3.2 土地自然子系统的几何特征 3.3 土地经济子系统几何特征 3.4 土地社会子系统的几何特征 3.5 土地利用生态子系统的几何学特征 3.6 土地利用系统几何学综合信息的层次构架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土地利用系统解析方法(二):运动学分析方法 4.1 概述 4.2 运动学分析的基本概念 4.3 自然子系统变化模型与分析 4.4 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差异的度量 4.5 社会发展与稳定的测定 4.6 土地利用系统的能值变化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土地利用系统解析方法(三):动力学分析方法 5.1 引言 5.2 动力学分析概述 5.3 动力学研究方法 5.4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子机理解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微观层面解析实践:人居环境建设可持续评价 6.1 国内外可持续评价研究综述 6.2 基于能值分析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 6.3 人居环境建设可持续性能值评价 第7章 中观层面解析实践:解析方法指导下的耕地非农化研究 7.1 土地利用与土地利用变化 7.2 国内外土地利用研究综述 7.3 数据资料分析 7.4 江苏省土地利用自然子系统变化解析 7.5 江苏省土地利用经济子系统变化解析 7.6 江苏省土地利用社会子系统变化解析 7.7 江苏省土地利用生态子系统变化解析 7.8 江苏省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理分析 7.9 耕地非农化驱动力的成因分析 7.10 快速城市化中耕地非农化的社会学解析 7.11 耕地非农化驱动模型的构建 7.12 本章小结 第8章 宏观层面解析实践:解析方法指导下的城市规划学科体系构建 8.1 城市规划一级学科构建设想 8.2 构建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理由 8.3 城市规划学科的概念与内涵 8.4 城市规划学科体系建构 8.5 城市规划教育的人文社会科学思想导人 8.6 人居环境建设系统总价值评价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