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资源产权制度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出版时间:2014年版 内容简介 《环境资源产权制度理论及其应用研究》将产权理论、制度与制度变迁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引入环境资源领域,采用一般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比较研究等方法,集中阐释环境资源产权制度的一般理论,并在总结国内外环境资源产权制度改革和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我国环境资源产权制度构建的基本内容。《环境资源产权制度理论及其应用研究》具有以下两方面意义:一是可以丰富产权制度理论以及充实环境经济学理论;二是可以为我国环境治理政策的制定和环境治理手段的改进提供指导。 目录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相关文献综述 1.3 选题意义 1.4 主要术语界定 1.5 基本框架与主要内容 1.6 研究方法 1.7 创新与不足之处 2 环境资源产权制度的理论基础 2.1 产权理论 2.2 制度与制度变迁理论 2.3 交易费用理论 2.4 资源特性、交易费用、环境资源产权制度安排与变迁 3 环境资源产权制度的一般理论分析(I):与环境权相比较的环境资源产权 3.1 环境权与环境资源产权的产生 3.2 环境权与环境资源产权的含义和性质 3.3 环境权与环境资源产权的主客体 3.4 环境权与环境资源产权的内容 3.5 比较分析 4 环境资源产权制度的一般理论分析(Ⅱ):环境资源产权制度的基本内涵 4.1 环境资源产权界定和配置制度 4.2 环境资源产权交易制度 4.3 环境资源产权保护制度 5 环境资源产权制度的一般理论分析(Ⅲ):环境资源产权制度功能 5.1 环境资源产权制度与环境资源合理定价和优化配置 5.2 环境资源产权制度与环境治理技术创新 5.3 环境资源产权制度与经济持续、有效增长 5.4 环境资源产权制度与收入合理分配 6 我国环境资源产权制度改革的经验研究 6.1 我国环境治理制度的演变历程与环境治理困境 6.2 我国环境资源产权制度改革的经验研究 7 国外环境资源产权制度的实践与启示——以美国为例 7.1 美国推行环境资源产权制度的背景条件 7.2 美国推行环境资源产权制度涉及的主要内容 7.3 美国推行环境资源产权制度的主要表现方式 7.4 美国推行环境资源产权制度的典型案例分析 7.5 对我国环境资源产权制度构建的主要启示 8 我国环境资源产权制度构建:基本原则、制约因素、目标与功能 8.1 我国环境资源产权制度构建的基本原则 8.2 我国环境资源产权制度构建的制约因素 8.3 我国环境资源产权制度构建的目标与功能 9 我国环境资源产权制度构建的基本框架与应用模式 9.1 我国环境资源产权制度构建的基本框架 9.2 我国环境资源产权制度构建的可行模式 10 结语 10.1 主要结论 10.2 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