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共九章。一至五章,主要从理论和宏观角度论述生态文明概念及其演绎,中西方学界对于生态文明理论的贡献,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价值取向、现实诉求和战略选择,阐明生态文明是一种现代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发展方向;生态文明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社会永续发展为首要任务,构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文明促进人类福祉不断提升和社会持续发展进步,最终实现对工业文明及其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超越。六至九章,主要从海南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角度论述了“生态立省”的形成发展和“海南国际旅游岛”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确立,探讨了海南低碳发展路径、“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社会支撑体系建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与对外经贸合作等,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保护”,是海南发展思路的重大提升,推进了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目录 序 第一章 生态文明概念及其演绎 一、生态文明概念 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基本框架 三、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新形态 第二章 中西方学界对于生态文明理论的贡献 一、西方学界对于生态文明理论的贡献 二、中国学界对于生态文明理论的贡献 第三章 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和现实诉求 一、生态文明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 二、生态文明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 三、生态文明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要求 四、全方位、多维度建设生态文明 第四章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选择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确立过程 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选择 三、立足国情,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五章 构建"两型社会":我国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实践载体 一、"两型社会"的内涵及评价指标 二、"两型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 三、日本经验对我国建设"两型社会"的启示 四、我国"两型社会"建设实践 第六章 海南"生态立省"战略的确立与实施 一、海南"生态立省"战略的形成发展 二、国际旅游岛建设是海南"生态立省"的实践载体 三、海南"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战略定位 第七章 海南"生态立省"的绿色发展路径 一、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二、节能减排的整体性推进 三、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绿色海南的保护性开发 第八章 海南"生态立省"的支撑体系建设 一、生态文化支撑 二、政策法律支撑 三、经济民生支撑 四、科学技术支撑 第九章 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一、气候变化对海南的影响与挑战 二、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原则与目标 三、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及措施 附录 加强海南与东盟地区的经贸合作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