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体系研究 出版时间:2012年版 内容简介 《太湖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体系研究》是“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中的“太湖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与质量目标管理技术示范”课题阶段性成果。在总结国际水环境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借鉴美国TMDL思想,根据太湖流域水环境状况与管理实践提出TMDL水质目标管理模式,并在江苏省常州市、宜兴市和浙江省湖州市进行应用示范。本书全面回顾并评价了世界范围内水环境管理的历史及发展趋势,在全面总结水环境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充分认识我国及太湖流域水环境管理存在的不足。结合太湖流域水环境现状与环境管理实践,提出了太湖流域基于控制单元的水质目标管理技术体系框架。该技术体系包括六个核心步骤:保护功能定位、水质目标确定、环境容量计算、污染负荷核算、污染负荷分配和削减方案制订。并尝试以“月”为单位(TMML技术)来充分考虑污染物入河量以及水环境容量的年内变化。是世界上先进的水环境管理理念在我国探索性应用的典范 目录 1 绪论 1.1 环境管理的概念 1.2 水环境与水环境管理 1.3 水环境管理的内涵 1.4 水环境管理的发展趋势 1.5 本书的主要内容与特色 2 水环境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2.1 我国流域水环境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2.2 太湖流域水环境管理及其需求分析 3 国外水环境管理经验及其启示 3.1 美国TMDL技术 3.2 欧盟水框架协议 3.3 日本总量控制计划 3.4 主要经验与启示 4 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框架设计 4.1 设计依据 4.2 设计目的与原则 4.3 核心内容与技术流程 5 控制单元划分及水质目标确定 5.1 划分的原则与指标 5.2 划分方法与流程 5.3 划分结果与验证 5.4 保护功能定位和水质目标确定 6 环境容量计算 6.1 流域河网区水环境数学模型 6.2 “单控”水环境容量计算 6.3 “双控”水环境容量计算 6.4 逐月水环境容量计算 7 污染负荷核算 7.1 污染物入河量计算方法与参数选择 7.2 控制单元污染负荷核算 7.3 逐月污染负荷核算 8 污染负荷分配与削减方案制定 8.1 污染负荷分配原则 8.2 常用的污染负荷分配方法及其比较 8.3 控制单元污染负荷分配 8.4 控制单元污染削减方案制定 9 典型案例研究 9.1 控制单元概况 9.2 保护功能定位 9.3 环境容量计算与污染负荷核算 9.4 污染负荷分配与削减方案制定 10 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10.1 系统总体设计 10.2 功能模块 10.3 系统实现 11 政策保障体系 11.1 确立控制单元的法律法规地位 11.2 确定控制单元的容量总量控制政策 11.3 建立相应的配套管理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