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碳足迹及其碳管理研究 出版时间:2013年版 内容简介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碳足迹及其碳管理研究》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环境生态学、旅游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采用理论演绎、模型构建、实证研究、GIS和统计分析等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人类活动对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的环境影响,探索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的碳管理机制,以促进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碳足迹及其碳管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首先,参考国际上通用的多种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并结合对自然保护区内游客活动的过程分析,提出基于混合生命周期的自然保护区碳排放清单,依据清单对九寨沟各排放源的碳排放与碳储存进行统计分析。其次,设计碳足迹评价模型,对九寨沟的碳足迹和碳平衡的动态变化进行统计分析。最后,基于流程管理提出自然保护区的碳管理机制,对九寨沟现有的碳管理进行改进。《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碳足迹及其碳管理研究》图文并茂,资料丰富,便于环境科学相关专业的老师和学生阅读、参考。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内容及关键问题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2.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3.3 创新点 2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2.1 国内外相关碳足迹研究综述 2.1.1 国内外碳足迹相关研究 2.1.2 国外旅游碳足迹研究 2.1.3 国内旅游碳足迹研究 2.1.4 国内外碳足迹研究评述 2.2 国内外相关碳管理研究综述 2.2.1 国外碳管理研究综述 2.2.2 国内碳管理研究综述 2.2.3 国内外碳管理研究评述 3 自然保护区碳足迹评价模型构建 3.1 自然保护区碳足迹评价模型 3.1.1 自然保护区碳足迹评价的主要内容 3.1.2 自然保护区碳足迹评价的流程 3.1.3 自然保护区的碳足迹评价模型 3.2 自然保护区碳清单设计 3.2.1 自然保护区内的碳排放分析 3.2.2 自然保护区碳排放清单设计流程 3.2.3 基于混合生命周期的自然保护区碳排放清单设计 3.3 碳足迹评价指标及计算方法 3.3.1 碳足迹评价指标选取 3.3.2 自然保护区的碳足迹计算方法 4 自然保护区碳管理机制构建 4.1 自然保护区碳管理机制的理论支撑 4.1.1 自然保护区碳管理的基本理论 4.1.2 自然保护区碳管理的框架 4.1.3 自然保护区碳管理动因 4.2 自然保护区碳管理机理分析 4.2.1 碳源碳汇的动力机制 4.2.2 利益相关者机制 4.2.3 碳交易与碳汇交易机制 4.2.4 清洁发展机制 4.3 自然保护区碳管理机制 4.3.1 碳管理机制构建的核心 4.3.2 自然保护区碳管理机制构建 5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研究方案设计 5.1 九寨沟概况分析 5.1.1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 5.1.2 选取九寨沟进行实证研究的依据 5.2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发展与土地利用变化 5.2.1 农林放牧和林业采伐阶段 5.2.2 保护区成立和旅游起步阶段 …… 6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能源碳排放研究 7 九寨沟废弃物和土地利用碳排放 8 九寨沟碳足迹时空变化与预测分析 9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碳管理 10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九寨沟碳足迹及碳管理”调研计划 附录2 九寨沟调研部门及调研内容 附录3 九寨沟游客碳足迹调查 附录4 九寨沟居民碳足迹调查 附录5 进出九寨沟自然保护区居民私家车情况调研 附录6 2009年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生态考察计划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