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ECI 2012) 作者:严耕主编 出版时间:2012年版 内容简介 生态文明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切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相应的评价体系,以了解现状、明确目标、引导政策。继前两年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年度报告(ECI2010、ECI 2011)之后,本书(ECI 2012)采用国家发布的权威数据,使用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ECCI 2012,从生态活力、环境质量、社会发展、协调程度、转移贡献五个领域对我国 31个省份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我国尚无在生态文明建设诸领域全面领先的省份,各省份互有短长,分属不同的生态文明建设类型,这就需要各省份找准自身的发展道路。整体来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一直在稳步提升,这主要得益于社会发展、协调程度方面的骄人成绩。但生态活力提升缓慢,环境质量改善乏力,减缓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现阶段,环境质量整体退化的趋势尚未根本逆转,社会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问的冲突仍然是不争的事实。《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ECI2012)》首次尝试对我国各省域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态势进行了考察,目的是探究各省域生态活力、环境质量、社会发展和协调程度变化之间的动态关系。初步结果显示,我国各省域生态文明建设呈现出六大驱动类型,只有极少数省份实现了各领域的协同并进,多数省份生态文明建设呈现出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顾此失彼状态。《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ECI2012)》由严耕等编著。 目录 Ⅰ 第一部分 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总报告 一 各省评价结果 二 评价分析方法 三 分析研究结论 Ⅱ 第二部分 ECCI的理论与分析 第一章 ECCI 设计与算法 一 ECCI 设计 二 ECCI 指标解释 三 ECCI 算法及分析方法 第二章 国际比较 一 国际比较概况 二 生态活力 三 环境质量 四 社会发展 五 协调程度 六 转移贡献 七 小结 第三章 生态文明建设类型 一 划分方法 二 年六大类型 三 类型变动分析 四 基本结论 第四章 相关性分析 一 ECI相关性分析 二 二级指标相关性分析 三 三级指标相关性分析 四 相关性分析结论 第五章 进步指数 一 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进步指数 二 各省生态文明建设进步指数 三 进步指数分析结论 第六章 驱动分析 一 全国自身生态文明发展态势 二 各省生态文明建设驱动类型 三 驱动分析结论 Ⅲ 第三部分 省域生态文明建设分析 第七章 北京 一 北京年生态文明建设状况分析 二 北京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态势分析 三 结论与建议 第八章 天津 一 天津年生态文明建设状况分析 二 天津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态势分析 三 结论与建议 第九章 河北 一 河北年生态文明建设状况分析 二 河北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态势分析 三 结论与建议 第十章 山西 一 山西年生态文明建设状况分析 二 山西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态势分析 三 结论与建议 第十一章 内蒙古 一 内蒙古年生态文明建设状况分析 二 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态势分析 三 结论与建议 第十二章 辽宁 一 辽宁年生态文明建设状况分析 二 辽宁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态势分析 三 结论与建议 第十三章 吉林 一 吉林年生态文明建设状况分析 二 吉林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态势分析 三 结论与建议 第十四章 黑龙江 一 黑龙江年生态文明建设状况分析 二 黑龙江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态势分析 三 结论与建议 第十五章 上海 一 上海年生态文明建设状况分析 二 上海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态势分析 三 结论与建议 第十六章 江苏 一 江苏年生态文明建设状况分析 二 江苏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态势分析 三 结论与建议 第十七章 浙江 一 浙江年生态文明建设状况分析 二 浙江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态势分析 三 结论与建议 第十八章 安徽 一 安徽年生态文明建设状况分析 二 安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态势分析 三 结论与建议 第十九章 福建 一 福建年度生态文明建设状况分析 二 福建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态势分析 三 结论与建议 第二十章 江西 一 江西年生态文明建设状况分析 二 江西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态势分析 三 结论与建议 第二十一章 山东 一 山东年生态文明建设状况分析 二 山东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态势分析 三 结论与建议 第二十二章 河南 一 河南年生态文明建设状况分析 二 河南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态势分析 三 结论与建议 第二十三章 湖北 一 湖北年生态文明建设状况分析 二 湖北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态势分析 三 结论与建议 第二十四章 湖南 一 湖南年生态文明建设状况分析 二 湖南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态势分析 三 结论与建议 第二十五章 广东 一 广东年生态文明建设状况分析 二 广东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态势分析 三 结论与建议 第二十六章 广西 一 广西年生态文明建设状况分析 二 广西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态势分析 三 结论与建议 第二十七章 海南 一 海南年生态文明建设状况分析 二 海南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态势分析 三 结论与建议 第二十八章 重庆 一 重庆年生态文明建设状况分析 二 重庆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态势及驱动因素分析 三 结论与建议 第二十九章 四川 一 四川年生态文明建设状况分析 二 四川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态势及驱动因素分析 三 结论与建议 第三十章 贵州 一 贵州年生态文明建设状况分析 二 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态势及驱动因素分析 三 结论与建议 第三十一章 云南 一 云南年生态文明建设状况分析 二 云南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态势及驱动因素分析 三 结论与建议 第三十二章 西藏 一 西藏年生态文明建设状况分析 二 西藏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态势分析 三 结论与建议 第三十三章 陕西 一 陕西年生态文明建设状况分析 二 陕西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态势分析 三 结论与建议 第三十四章 甘肃 一 甘肃年生态文明建设状况分析 二 甘肃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态势分析 三 结论与建议 第三十五章 青海 一 青海年生态文明建设状况分析 二 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态势分析 三 结论与建议 第三十六章 宁夏 一 宁夏年生态文明建设状况分析 二 宁夏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态势分析 三 结论与建议 第三十七章 新疆 一 新疆年生态文明建设状况分析 二 新疆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态势分析 三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