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 碳复合材料高温抗氧化碳化硅 复合陶瓷涂层 作者:焦更生 著 出版时间: 2016年版 丛编项: 复合陶瓷涂层 内容简介 《碳/碳复合材料高温抗氧化碳化硅/复合陶瓷涂层》主要介绍了采用包埋法、涂刷法和原位形成法等方法制备碳/碳复合材料高温抗氧化碳化硅/复合陶瓷涂层,在温度1773K和1873K下进行了静态自然对流空气中的氧化试验,并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能谱等手段分析了涂层在氧化前后的物相组成、显微结构以及形貌特征,对涂层的失效机理进行了探讨,最后对全书进行了总结并对碳/碳复合材料高温抗氧化涂层的研究进行了展望。《碳/碳复合材料高温抗氧化碳化硅/复合陶瓷涂层》可以作为高等院校材料、化学、化工等专业本科生的参考用书,也可供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研究生以及从事碳/碳复合材料高温抗氧化研究的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作者简介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C/C复合材料的发展 1.1.2 C/C复合材料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1.3 C/C复合材料的氧化机理 1.1.4 C/C复合材料抗氧化设计思路及常用方法 1.2 C/C复合材料涂层类型 1.2.1 单组分涂层 1.2.2 多组分涂层 1.2.3 多层多组分复合涂层 1.2.4 多层多组分复合梯度涂层 1.2.5 贵金属涂层 1.3 C/C复合材料抗氧化涂层的制备工艺 1.3.1 化学气相沉积法 1.3.2 浸渗法 1.3.3 涂刷法 1.3.4 等离子喷涂法 1.3.5 溶胶-凝胶法 1.3.6 电子束喷涂法 1.3.7 电化学涂层 1.4 目前研究现状及今后研究方向 1.4.1 目前研究现状 1.4.2 今后的研究方向 1.5 背景及意义 1.6 本书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成果 1.6.1 主要研究内容 1.6.2 主要创新成果 参考文献 第2章 C/C复合材料TiC内涂层的制备、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涂层的制备 2.2.1 涂层的结构设计 2.2.2 涂层的制备工艺 2.3 涂层的表面特征和性能分析 2.3.1 涂层的显微结构及能谱分析 2.3.2 涂层的组成结构表征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包埋法制备TiC内涂层的影响因素分析 2.4.2 TiC、SiC内涂层表面和断面的显微形貌比较 2.4.3 复合涂层表面和断面的显微形貌比较 2.4.4 (SiC+TiC)复合涂层的组成结构 2.4.5 (SiC+TiC)复合涂层缺陷分析 2.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3章 包埋法制备SiC内涂层缺陷的形成机制及控制 3.1 引言 3.2 SiC内涂层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3.2.1 SiC内涂层的制备 3.2.2 SiC涂层的表征及性能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包埋法制备SiC涂层缺陷的形成机制 3.3.2 改性剂对裂纹的控制作用 3.3.3 涂层的抗氧化效果 3.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4章 包埋法制备C/C复合材料抗氧化SiC-MoSi2-(Ti0.8 Mo0.2 )Si2涂层的研究 4.1 引言 4.2 涂层的结构设计 4.2.1 单层涂层的结构设计 4.2.2 多层涂层的结构设计 4.3 涂层的制备工艺 4.3.1 单层涂层的制备工艺 4.3.2 多层涂层的制备工艺 4.4 涂层的表面特征和性能测试 4.5 结果与讨论 4.5.1 SiC-MoSi2-(Ti0.8 Mo0.2 )Si2复相陶瓷单层涂层 4.5.2 SiC-MoSi2-(Ti0.8 Mo0.2 )Si2复相陶瓷多层涂层 4.6 C/C复合材料抗氧化SiC-MoSi2-(Ti0.8 Mo0.2 )Si2单层涂层及多层涂层抗氧化机理分析 4.7 结论 参考文献 第5章 涂刷法制备C/C复合材料多组分抗氧化涂层的研究 5.1 引言 5.2 多组分抗氧化涂层的制备 5.2.1 多组分抗氧化涂层的结构设计 5.2.2 涂层的制备工艺 5.3 涂层的表面特征和性能测试 5.4 结果与讨论 5.4.1 涂层表面及断面的微观组织分析 5.4.2 涂层的断面形貌与元素分布 5.4.3 涂层的抗氧化机理探讨 5.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6章 包埋法制备C/C复合材料多组分Al2O3-CrAl0.4 2Si1.5 8-SiC-A14SiC4抗氧化涂层的研究 6.1 引言 6.2 涂层的制备 6.2.1 涂层的结构设计 6.2.2 涂层的制备工艺 6.3 涂层的表面特征和性能测试 6.4 结果与讨论 6.4.1 涂层的表面及断面微观组织分析 6.4.2 高温等温氧化试验 6.4.3 涂层失效的机理分析 6.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