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区间能源消费差异研究 出版时间:2013年版 丛编项: 现代经济理论与实践丛书 内容简介 《现代经济理论与实践丛书:中国地区间能源消费差异研究》主要在对中国地区能源消费强度及其各种影响因素的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考虑了能源价格变动对技术创新的诱致作用以及技术创新的“反弹效应”,建立了地区能源消费强度影响因素的回归模型,通过回归分析探讨了影响地区能源消费强度的各种因素的影响作用,并用逐步回归法,确定用于分解的回归模型。最后采用Blinder—Oaxaca分解方法对地区间能源消费强度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降低能源消费强度以及缩小地区间能源消费差异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中国地区问能源消费及其影响因素的现状 第一节 中国地区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的现状分析 一 中国地区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现状分析 二 中国地区能源消费结构与能源消费的现状分析 三 中国地区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费的现状分析 四 中国地区工业结构与能源消费的现状分析 五 中国地区能源价格变动与能源消费的现状分析 六 中国地区对外贸易、FDI与能源消费的现状分析 第二节 中国地区技术创新与能源消费的现状分析 第三节 中国能源政策以及制度的演变 第四节 中国地区人口因素与能源消费的现状分析 一 中国地区人口生产与能源消费的现状分析 二 中国城市化率(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与能源消费的现状分析 三 小结 第三章 地区能源消费差异分析的相关理论 第一节 经济学中的消费理论 一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消费观点 二 边际学派的消费观点与理论 三 马歇尔时代主流经济学派的消费理论 四 托尔斯坦·凡勃伦的制度分析法 五 凯恩斯主义的绝对收入假说 六 新古典综合学派的消费理论 七 杜森贝里的相对收入理论 八 莫迪格里安尼的生命周期消费理论 九 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 十 消费理论的新发展 十一 小结 第二节 经济学中的经济增长理论 一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二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 三 经济增长理论的新发展——新制度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 四 小结 第三节 技术创新理论 一 技术创新的新古典学派 二 技术创新的新熊彼特学派 三 技术创新的制度创新学派 四 技术创新的国家创新系统学派 第四章 地区能源消费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第一节 国外有关能源消费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一 经济因素与能源消费 二 技术创新(进步)和能源消费 三 政策制度因素与能源消费 第二节 国内有关能源消费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一 经济因素与能源消费 二 技术创新(进步)与能源消费 三 制度因素与能源消费 四 其他因素与能源消费 第三节 能源消费分解研究综述 一 关于能源消费增长因素的分解 二 地区间能源消费差异的分解 评述 第五章 中国地区问能源消费差异的分解研究 第一节 中国地区能源消费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一 计量模型的设定 二 统计性描述 三 回归结果 四 稳健性检验 第二节 中国地区间能源消费差异的分解研究 一 Blinder一Oaxaca分解方法介绍 二 地区间能源消费差异的分解 三 小结 第六章 地区间能源消费差异影响因素的政策启示 第一节 全面节能降低能源消费强度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启示 一 加快经济增长速度,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二 调整产业结构,降低第二产业比重 三 扩大引进外资的规模,提高引进外资的质量 四 调节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质量 五 加快节能的技术进步 六 逐步推进能源价格改革 七 发挥政策节能的优势,加强政策的执行监督 第二节 缩小中国地区间能源消费差异的政策建议 附录 全国部分省市1990-2008年能源消费及相关因素的数据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