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煤矿区复垦的水土资源优化利用研究 作者:渠俊峰,李钢,张绍良著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基于煤矿区复垦的水土资源优化利用研究》借鉴了煤矿区复垦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复垦内涵不断地发展,运用了土地经济学、区域规划学、土壤学、水利学、环境科学、开采沉陷学、自然地理学等原理和方法,并对煤矿区水土资源的扰动实地调查、观测、系统分析,基于煤矿区复垦对水土资源时空配置和优化利用等进行了研究。《基于煤矿区复垦的水土资源优化利用研究》选择徐州有关煤矿区作为典型研究对象进行研究,阐述了煤矿开采沉陷对煤矿区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扰动和土地生产力、产出率下降的原因,揭示了煤矿区水资源天然循环受采煤扰动后的演变规律。作者根据系统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煤矿区所在的小流域为研究背景,以实现煤矿区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为最终复垦目标,提出水土资源配置型复垦的理论与方法,阐述了水土资源配置型复垦理论依据、实践基础、理论内涵、理论框架等,从水土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角度拓展了复垦的内涵,通过煤矿区水资源的调控、分配、利用等提高煤矿区的复垦质量,并根据系统耦合原理,提出了煤矿区复垦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评价方法,对水土资源配置型复垦后的煤矿区进行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系统耦合评价,评价煤矿区复垦的综合效益,为煤矿区复垦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 目录 前言 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煤矿区治理研究综述 1.3 煤矿区治理的研究趋势 1.4 课题来源 1.5 主要研究内容 1.6 本书结构 1.7 本书的研究方法 2 煤矿区水土资源配置型复垦理论框架 2.1 水土资源概念及相互关系 2.2 煤矿区复垦的概念及发展 2.3 水土资源配置型复垦的基本概念及内涵 2.4 水土资源配置型复垦理论依据 2.5 水土资源配置型复垦的理论框架 2.6 水土资源配置型复垦理论与现有复垦理论的比较 2.7 本章小结 3 煤矿区水土资源系统分析及复垦决策 3.1 采煤对区域的扰动分析 3.2 稳沉煤矿区地类划分 3.3 煤矿区水资源调控模式 3.4 水土资源配置型复垦的决策方法选择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煤矿区复垦的水土资源调控研究 4.1 “煤矿区—小流域”水循环控制模式 4.2 煤矿区土方挖填平衡与水资源调蓄规划 4.3 本章小结 5 复垦区水土资源配置的规划方法及应用 5.1 水土资源配置方法概述 5.2 水土资源的供需平衡方案及结构 5.3 复垦区水土资源多目标动态规划方法 5.4 复垦新增耕地和农业水资源的高效配置利用 5.5 复垦新增耕地灌溉制度的优化 5.6 本章小结 6 煤矿复垦区水土资源规划关键技术研究 6.1 高潜水位采煤沉陷区人工湿地的规划方法 6.2 高潜水位煤矿区人工湿地规划实例 6.3 复垦区管道灌溉系统设计内容及方法 6.4 本章小结 7 煤矿区水土资源配置型复垦综合效益评价研究 7.1 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系统 7.2 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系统耦合 7.3 煤矿区复垦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评价方法 7.4 煤矿复垦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评价实例——以徐州市九里煤矿区为例 7.5 本章小结 8 煤矿复垦土地的产权配置与经营 8.1 煤矿复垦区土地权属管理 8.2 新增复垦耕地股份合作经营管理模式 8.3 新增耕地股份合作经营管理框架 8.4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与创新点 9.2 本书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