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矿山建设理论与实践 作者:王金华,温良 编著 出版时间:2016年版 内容简介 《数字矿山建设理论与实践》主要有四大部分内容,理论基础、数字矿山主要平台介绍、数字矿山分层结构介绍及综合应用实例。理论基础部分由第一章和第二章组成。第一章主要介绍目前数字矿山的一些概念及其发展演变,在此基础上结合数字矿山的发展需求,给出一个较为全面的数字矿山的定义。第二章在研究分析众多数字矿山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多年来数字矿山实践和技术发展的需要,给出一种弹性可扩展的多层次多平台数字矿山模型。数字矿山主要平台部分由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组成。第三章介绍数字矿山的网络平台,包括矿山通信的特殊性,数字矿山主干网与接入网,移动通信网络,网络协议及安全性等问题。第四章介绍数字矿山的数据平台,包括数字描述的规范性,数据集成技术,数据管理技术及云数据中心等。第五章介绍数字矿山的三维可视化平台技术,包括GIS的基础知识,二维、三维可视化技术,WEBGIS等。数字矿山分层结构主要由第六章和第七章组成。第六章介绍安全生产管控层,重点放在数字矿山网络化的控制技术。第七章重点介绍管理决策方面的内容,由于在数字矿山建设中,管理决策层的实质性内容还比较少,因此本章主要以前瞻性分析为主。第八章以王坡煤矿数字矿山建设为例,给出一个基于多层次多平台模型的数字矿山实施的案例。第九章列出了数字矿山建设应注意的问题及展望。最后,第十章附录是第四章数据平台中数据定义的具体格式,以表格形式给出,作为参考。《数字矿山建设理论与实践》适合煤矿工程技术人员、管理干部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使用,尤其适合致力于数字矿山技术研究的科研人员使用。 目录 1 绪论 1.1 数字矿山概述 1.2 数字矿山的建设背景与意义 1.3 数字矿山与信息技术 1.4 国内外数字矿山研究及建设现状 本章参考文献 2 数字矿山模型 2.1 数字矿山模型综述 2.2 多层次多平台数字矿山模型 2.3 层次与平台的关系 2.4 多层次多平台数字矿山模型的具体化 本章参考文献 3 网络传输平台 3.1 矿井网络通信技术特殊性 3.2 数字矿山骨干通信网络技术 3.3 接入网络技术 3.4 应急通信网络技术 3.5 无线语音通信技术 3.6 网络安全体系 3.7 数据传输实时可靠传输协议的研究 本章参考文献 4 数据平台技术 4.1 矿用编码规范的研究 4.2 矿山数据分类 4.3 数据集成中间件技术 4.4 数据存储备份技术 4.5 数据管理技术 4.6 数据中心虚拟化技术 4.7 数据中心云管理技术 本章参考文献 5 三维可视化平台技术 5.1 矿山可视化技术概述 5.2 三维可视化技术原理 5.3 三维模型建模技术与算法 5.4 三维模型场景快速加载技术 本章参考文献 6 安全生产管控技术 6.1 数字矿山管控技术分类 6.2 管控中心技术及系统 6.3 安全生产过程优化控制方法 7 决策分析技术 7.1 煤矿监测监控系统数据挖掘分析 7.2 生产效能分析 7.3 设备故障分析 7.4 逃生救援辅助规划 7.5 基于多源数据的典型灾害危险性评价 7.6 区域作业环境评估研究 7.7 矿山安全形势评估 本章参考文献 8 数字矿山实践 8.1 王坡煤矿概况 8.2 王坡煤矿数字矿山建设主要内容 8.3 网络平台建设 8.4 私有云数据平台中心建设 8.5 安全生产管控层建设 8.6 三维可视化平台建设 8.7 数字矿山建设效果分析及展望 9 数字矿山建设应注意的问题及展望 9.1 目前矿山企业在数字矿山建设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9.2 数字矿山建设的展望 10 附录 10.1 附录A(数字矿山各子系统数据描述) 10.2 附录B(系统型号编码表) 10.3 附录C(监测参数信息编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