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助听器原理与技术(第二版) 作 者: (加)韦纳玛 著 出版时间: 2013 内容简介 《实用助听器原理与技术(第2版)》分三部分介绍了助听器的临床原理和技术。第一部分介绍人类听觉器官的结构功能和听觉原理,分析人类听觉障碍的生理学原因。第二部分讨论助听器适配的科学原理和方法:从早期的线性放大、半数增益法到当今的期望感觉音量(DSL)方法、国家声学实验室-非线性第一版(NAL-NLl)方法等都作了介绍;同时,阐述助听器适配的核心——压缩技术。第三部分介绍内置微处理器的数字助听器及其使用的多种语音信号数字处理技术:压缩的数字组合、可编程多频道、反馈啸叫相消、方向性麦克风和数字噪声衰减等技术。还以几种高档数字助听器作为实例讨论了这些技术的应用效果,分析了它们在语音助听方面的利弊,使读者加深对这些技术的了解。《实用助听器原理与技术(第2版)》适合于听力学专家、临床听力工作人员、助听器市场工作人员和听力障碍患者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韦纳玛(Theodore H.Venema),1977年在Calvin学院获得哲学学士学位,1988年在Western Washington大学获得听力学硕士学位。作为一个临床听力学家,在多伦多加拿大听力协会工作3年后,他返回学校,1993年在O-klahoma大学完成了听力学博士学位。他在Alabama的Auburn大学作助理教授2年。1995-2001年他在Unitron Hearing公司工作,从事新助听器的外场试用,进行一些国内外的讲座。2001-2006年他担任Western Ontario大学的助理教授。1995-2004年,他在多伦多George Brown学院兼职教助听器专家课程。这九年中,他在Unitron公司整整工作了6年而在Western Ontario大学工作了3年。自2005年以来,他任教于在Kitchener的Conestoga学院,从事新的助听器专家课程。Ted不间断地在校外进行有关听力损失和助听器的讲座。
第1章 耳蜗、毛细胞与压缩 一、引言 二、耳蜗解剖学和生理学概述 三、内毛细胞和外毛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四、非对称的被动行波 五、外毛细胞和主动行波 六、毛细胞损伤和听力损失 (一)老年性耳聋:最常见的听力损失类型 (二)受损毛细胞需要的助听器 七、小结 第2章 耳蜗死区的理念——对助听器选配的影响 一、引言 二、什么是耳蜗死区 三、阈值均衡噪声(TEN)测试光盘:描述、程序和基本原理 四、与耳蜗死区普遍有关的听力损失类型 (一)阈值均衡噪声测试和中度反常型听力损失 (二)阈值均衡噪声测试和重度、陡峭型高频感音神经性耳聋 (三)“饼干咬缺”型感音神经性耳聋 五、阈值均衡噪声测试:用dB SPL的旧方法与用dB HL的听力测试 阈值均衡噪声测试的病例研究 病例1 正常听力受试者 病例2 下坡型高频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 病例3 重度-甚重度、中频-高频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 六、死区和对助听器放大的设想 七、毛细胞死区造成的声音感觉 八、阈值均衡噪声测试的新方法 九、小结 第3章 为什么有这么多不同的助听器适配方法 一、引言 二、为眼睛验配镜片与为耳朵验配助听器 (一)可听度问题 (二)噪声中的语音问题 三、助听器技术的发展史 线性助听器 四、基于线性适配方法的简短历史 (一)我们不能就用“镜像”听力损失图来提供增益吗 (二)Lybarger的半数增益规则 五、小结 第4章 压缩、DSL适配方法和NAL-NL1适配方法 一、引言 二、响度增长感觉和动态范围缩小的后果 三、压缩和正常的响度增长感觉 四、期望的感觉音量(DSL)的适配方法 病例1 不常见的轻度-中度“饼干咬缺”型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 病例2 平坦型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 五、NAL-NL1适配方法 DSL与NAL-NL1的比较 六、关于适配方法的几点思考 七、小结 第5章 压缩的诸多方面 一、引言 二、输入/输出曲线图中的术语 三、输入压缩与输出压缩 (一)输出压缩 (二)输入压缩 (三)输入压缩和输出压缩的临床应用 四、压缩控制器:传统型与“TK”型 (一)传统的压缩控制器 (二)TK控制器 (三)传统压缩控制器和TK压缩控制器在临床的应用 五、输出限幅压缩与宽动态范围压缩(WDRC) (一)输出限幅压缩 (二)宽动态范围压缩(WDRC) (三)输出限幅压缩和WDRC的临床应用 六、低声压的低音增益提升和低声压的高音增益提升:WDRC的两种类型 七、普遍的临床压缩组合 (一)用于重度到甚重度听力损失的压缩组合 (二)用于轻度到中度听力损失的压缩组合 八、压缩的动态方面 (一)峰值检测 (二)自动音量控制 (三)音节压缩 (四)自适应压缩TM (五)平均值检测器 九、压缩的静态和动态两方面的相互作用 十、小结 第6章 多频道可编程助听器 一、引言 二、可编程助听器 三、多频道助听器 四、小结 第7章 数字助听器 一、引言 (一)“模拟”与“数字” (二)开放式平台与关闭式平台 二、原本位置的听力测试 三、数字的结构:频带和频道 四、自动的反馈啸叫衰减 五、数字压缩的组合 (一)数字助听器的动态压缩特性 (二)自适应的动态范围优化(ADROTM) 六、低声压增益扩展 七、数字噪声衰减(DNR)的方法 (一)数字助听器中的数字噪声衰减(DNR) (二)典型的DNR的一个例外 (三)语音增强法 八、早期数字助听器的两个例子 九、数字助听器现状与未来 十、小结 第8章 方向性麦克风与数字噪声衰减的临床得益 一、引言 二、方向性麦克风 (一)方向性麦克风如何工作 (二)方向性麦克风:如何测量它们 (三)方向性麦克风的现状与未来 三、数字噪声衰减 (一)数字噪声衰减的临床得益 (二)为什么没有提供数字噪声衰减的单频道数字助听器 四、方向性麦克风和数字噪声衰减的组合 五、小结
附录A 助听器放大器的类型 附录B 各章复习题的答案 附录C 本书听力学、声学和助听器技术行业用语英汉对照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