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心律失常与心脏性猝死 作者:刘文玲 著 出版时间:2010年版 内容简介 Hein J.Wellens组织心律失常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将积累的40年的巨量资料整理成书,包括了室性心律失常在机制、病因学、流行病学、危险分层和处理等方面的进展。使心血管病医生在处理室性心律失常方面能够全面了解相关知识,包括如何选择适合导管消融的患者,何时植入ICD,以及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减少院外猝死等,内容翔实、先进,反映了当代心律失常治疗的水平。 目录 第一部分 室性心动过速的机制 第1章 复极离散度和壁内折返在遗传和获得性心脏性猝死综合征中的作用 第2章 室性心动过速的机制:潜在的病理和生理学异常 第二部分 病因学和综合征 第3章 先天性长QT综合征患者临床病程时间依赖性的性别差异 第4章 室性心律失常的遗传学 第5章 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发育不良/心肌病 第6章 肥厚型心肌病猝死的危险分层和植入式除颤器的预防 第三部分 导管消融及外科消融 第7章 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动过速的标测和消融 第8章 非缺血性心肌病室性心动过速的标测和消融 第9章 标测瘢痕和峡部:室性心动过速消融新方案 第10章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消融 第11章 心室颤动的消融 第12章 先天性心脏病室性心动过速的消融 第13章 成像技术在室性心动过速导管消融中的作用 第14章 室性心动过速的心外膜消融 第15章 导管控制系统在室性心动过速消融中的作用 第16章 缺血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当代外科治疗技术 第四部分 室性心动过速和猝死的流行病学、危险分层和药物治疗 第17章 心脏性猝死的流行病学和病因学 第18章 缺血性和非缺血性心肌病的非介人性检查及危险分层 第19章 危险分层:目前状况及未来方向 第20章 室性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 第五部分 心室颤动和除颤 第21章 心室颤动的机制 第22章 除颤的机制 第23章 自动体外除颤和公共场所除颤器的作用 第24章 心肺复苏进展 第25章 植入式除颤器的治疗与技术进展 第26章 ICD导线移除的时机、原因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