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感染与人类肿瘤 从基础科学到临床预防 作者:(美)MEIHWEICHANG,KUAN-TEHJEANG编 卢建红灯编译 出版时间:2016年版 丛书名: 新生物学丛书 内容简介 《病毒感染与人类肿瘤:从基础科学到临床预防》来自2014年Springer出版的肿瘤研究新进展Recent Results in Cancer Research丛书,原书作者都是相关领域的专家,对当前的研究进展内容描述比较详尽,体现了新进展。 《病毒感染与人类肿瘤:从基础科学到临床预防》阐述了已发现的几种常见肿瘤病毒感染的致瘤机制及其预防,领域涉及病毒学和肿瘤学研究,内容涉及外泌体、非编码RNA、炎症与肿瘤、肿瘤微环境等当前在肿瘤研究领域的热点概念。 《病毒感染与人类肿瘤:从基础科学到临床预防》适合于从事肿瘤相关基础研究与临床预防的科研人员和临床医生,也适合于从事肿瘤病毒或病毒学相关学习和研究的本科生及硕士、博士研究生参考。 目录 编译者序
第1章 概论:病毒感染与人类肿瘤 1 引起人类肿瘤的病毒 2 致瘤机制 2.1 病毒感染与肿瘤的因果联系 2.2 确认一种病毒的病因学的基础和临床意义 2.3 发现新的致瘤病毒 参考文献
第2章 病毒感染与人类肿瘤的流行病学 1 引言 2 全球范围内致瘤病毒感染率 3 全球范围内的一些病毒引起的癌症发病率 4 肿瘤病毒的致瘤机制 5 一些病毒引起的癌症的终生累积发病率 6 一些病毒引起的癌症的共同作用因子 7 HBV引起的肝细胞癌的风险计算 8 通过疫苗和抗病毒治疗减少癌症发生率 9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第3章 病毒感染、炎症与肿瘤的预防 1 引起肿瘤的慢性病毒感染 2 炎症与肿瘤 2.1 炎症与肿瘤生长的内在联系 2.2 肿瘤相关性炎症过程中细胞因子信号机制和分子途径 2.3 炎症过程中的肿瘤微环境 2.4 肿瘤生长过程中的炎症、缺氧和血管生成 2.5 慢性病毒感染和恶性肿瘤中的T细胞耗竭 3 炎症与转移 4 炎症相关性肿瘤的预防 4.1 抗病毒疫苗和治疗 4.2 抗纤维化治疗 4.3 抗炎治疗 5 展望:肿瘤免疫治疗的前景 参考文献
第4章 病毒感染与肿瘤微环境 1 引言 2 病毒感染与肿瘤微环境的形成及其相互影响 2.1 炎症、癌变与肿瘤微环境 2.2 免疫细胞与肿瘤微环境 2.3 microRNA与肿瘤微环境 2.4 肿瘤细胞代谢与肿瘤微环境 3 几种病毒的感染与肿瘤微环境 3.1 EBV与肿瘤微环境 3.2 HBV与肿瘤微环境 3.3 HCV与肿瘤微环境 3.4 HPV与肿瘤微环境 3.5 HIV与肿瘤微环境 4 针对肿瘤微环境的靶向治疗及展望 参考文献
第5章 EB病毒的致瘤作用 1 引言 2 EB病毒的感染与复制 2.1 EB病毒的感染与进入细胞 2.2 EB病毒的主要编码产物 2.3 EB病毒的复制 3 EBV相关性肿瘤和疾病 3.1 EBV与上皮性肿瘤 3.2 EBV与淋巴瘤 3.3 EBV与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 4 EBV通过microRNA发挥致瘤作用 4.1 EBV编码的miRNA 4.2 EBV诱导宿主miRNA的异常表达 4.3 EBV相关的miRNA调控共同的靶基因 4.4 EBV相关的miRNA与免疫逃逸 4.5 EBV相关的miRNA与炎症和肿瘤微环境 4.6 EBV相关的miRNA与临床应用 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EB病毒感染及相关性疾病的预防 1 引言 2 EBV感染的血清学检测 3 EBV疫苗 4 PTLD的治疗 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 乙型肝炎病毒的致癌作用 1 引言I 2 HBV基因组及复制 3 HBx——一个具有复杂结构和功能的反式激活因子 4 HBx与E3泛素连接酶:不仅仅是蛋白稳定性的一种联系? 5 HBx与肝细胞恶性转化 6 HCC中HBV DNA整合及突变的x基因 7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8章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肝癌的预防 1 引言 2 HCC造成的疾病负担 3 HBV感染的传播途径 4 慢性HBV感染与HCC 4.1 发生HCC的病毒(HBV)风险因素 4.2 HCC宿主因素 4.3 母体影响 4.4 环境或生活方式因素 5 HCC预防 5.1 一级预防:通过免疫接种预防HBV感染 5.2 接种HBV疫苗有效地减少HBV感染及相关并发症 6 通过免疫接种阻止HBV感染和预防HCC的效果 7 肝癌预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7.1 覆盖率低 7.2 疫苗接种后的突破性感染(免疫失败) 8 有效控制HBV相关性HCC的策略 8.1 预防HBV突破性感染 8.2 高危人群筛查和HBV相关HCC的二级预防 9 其他癌症预防的未来前景和意义 参考文献
第9章 丙型肝炎病毒的致癌作用 1 引言 2 HCV和病毒蛋白 3 HCV在肝癌发生中的可能作用 4 HCV在小鼠体内表现致癌作用 5 HCV增强产生氧化应激作用和调节胞内信号 6 HCV感染中的ROS来自线粒体 7 HCV在诱导ROS的同时减弱某种抗氧化系统 8 HCV感染的代谢改变:肝病发展的共同因素 9 小结 参考文献
第10章 HCV感染与肝癌的预防 1 引言 2 HCV感染 3 丙型肝炎和发生HCC的风险因子 4 预防丙肝导致的肝硬化患者发生HCC 5 预防慢性丙肝患者发生肝硬化和HCC 6 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 6.1 标准治疗方法 6.2 聚乙二醇化IFN/利巴韦林抗病毒应答的预测因子 6.3 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 6.4 靶向宿主的药物 6.5 治疗性疫苗 7 HCV高发人群的预防 7.1 预防性疫苗 7.2 公共卫生措施 8 小结 参考文献
第11章 人类乳头状瘤病毒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 1 引言 1.1 HPV的生命周期 1.2 HPV基因组 1.3 癌蛋白:E5、E6和E7 2 小结 参考文献
第12章 通过疫苗接种控制HPV感染及其相关性肿瘤 1 引言 2 目前市售的预防性疫苗 3 第二代预防性疫苗的开发 4 治疗性疫苗的临床开发策略 4.1 治疗性疫苗的概念和目标 4.2 基于活载体的治疗性HPV疫苗 4.3 基于多肽的治疗性HPV疫苗 4.4 基于蛋白质的疫苗 4.5 基于树突状细胞的疫苗 4.6 基于DNA的疫苗 4.7 联合策略 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13章 HTLV-1与白血病:成人T细胞白血病发生中的病毒-细胞相互作用 1 引言 2 HTLV-1的感染 2.1 流行病学 2.2 嗜性和受体 2.3 病毒增殖 2.4 病毒的基因表达 3 Tax的表达决定HTLV-1感染细胞的命运 3.1 Tax促进HTLV-1感染细胞的存活和增殖 3.2 Tax表达细胞中DNA损伤的累积 4 ATL 4.1 Tax表达的缺失与对宿主免疫监测的逃避 4.2 HBZ的表达 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14章 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1型感染与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的预防 1 引言 2 HTLV-1感染的流行病学 2.1 全球概况 2.2 日本 3 传播模式和临床转归 4 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的流行病学 5 HTLV-1的传播机制 6 HTLV-1传播的预防 6.1 垂直传播的预防 6.2 水平传播的预防 6.3 输血和性传播的预防 7 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的病程 7.1 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的致病性 7.2 从无症状带毒发展到ATLL的决定因素 8 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患者的预后 8.1 急性和淋巴瘤亚型 8.2 慢性和郁积亚型 9 当前的治疗措施 9.1 传统化疗方法 9.2 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9.3 α干扰素(IFN-α)和叠氮脱氧胸苷 9.4 ATLL的预防 9.5 ATLL预防的未来展望 10 小结 参考文献
第15章 人疱疹病毒8型分子生物学:病毒致病性和复制相关的新功能及病毒-宿主相互作用 1 引言 2 HHV-8 潜伏期产物与自分泌调节紊乱 2.1 潜伏相关核抗原(LANA) 2.2 病毒FLICE抑制蛋白(vFLIP) 2.3 kaposins 2.4 PEL中的病毒白细胞介素-6(vIL-6) 2.5 PEL中病毒干扰素调节因子3(vIRF-3) 2.6 MicroRNA(miRNA) 3 通过裂解活性的新型病毒.宿主相互作用 3.1 病毒白细胞介素-6(vIL-6) 3.2 病毒CC趋化因子配体(vCCL) 3.3 病毒G蛋白偶联受体(vGPCR) 3.4 病毒干扰素调节因子(vIRF) 3.5 K7编码的病毒凋亡抑制蛋白(vIAP) 4 末端膜蛋白 4.1 K1/可变包含ITAM的蛋白(VIP) 4.2 K15编码的膜蛋白 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16章 抗病毒治疗与癌症控制 1 引言 2 乙肝病毒(HBV)和丙肝病毒(HCV) 2.1 抗乙肝病毒治疗 2.2 抗HCV治疗 3 HBV-HCV共感染 4 HBV-HIV共感染和HCV-HIV共感染 5 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 6 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1型(HTLV-1) 7 EB病毒(EBV) 8 人乳头瘤病毒(HPV) 9 梅克尔细胞多瘤病毒 10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