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帝王把脉 行走在宫廷的御医们 作者:肃慎 编著 出版时间:2010年版 内容简介 游弋千年。不仅涉及朝代更迭、历史珍闻、宫廷斗争,还对宫廷秘方、食疗、养颜秘籍和传统中医学的沿革发展有所披露,并通过一个个鲜为人知的宫廷秘闻揭示出历代王朝以及宫廷御医的悲喜命运。 目录 开篇:溯本求源说御医 第一篇:春秋战国时期 “病人膏肓” 荒淫无度终伤身 客串御医角色的越王 识得“山萸”救赵王 千万别把这后背当成我的背 悲剧就是这样发生的 能“起死回生”的扁鹊 “讳疾忌医” “神医”之死 改变了历史进程的御医 第二篇:秦汉时期 秦始皇为何会中道驾崩 御医成为汉帝国最抢手的职业 一位编外御医的“自述” 淳于意发明的“病历” 都是春药惹的祸 是她让我给皇后下的毒 这样的心病找不到脉 “贵人难医” 给关帝爷“刮骨疗毒扎 “麻沸散”与“五禽戏” 曹操砍了华佗的头 第三篇:两晋南北朝时期 司马炎找到了替罪羊 在皇后的寝床上值夜班 大旗不倒的王叔和与中医学教科书《脉经》 说实话也不行 战地御医——刘涓子 天下五绝之 荒唐皇帝滑稽御医 令皇帝认输的徐文伯 优生优育第一人 大黄是猛药 胆大妄为的御医 一朝君子一朝臣 福祸相依的徐成伯 一个“京漂”的悲惨遭遇 妙语胜丹药 给灭佛皇帝把脉 汤药熏蒸柳太后 张丽华青春不老的秘密 第四篇:隋唐五代时期 许智藏卓见断病邪 隋炀帝吃春药中了毒 巢元方与医学大典《诸病源候论》 史上第一个百岁御医 “悬丝诊脉”是不是传说 医神也玩失踪 没有被“屁”放倒的唐太宗 中医学中的《圣经壮-《新修本草》 皇帝的头能放血吗 名医辈出的年代 则天女皇长寿的来由 杨玉环的美容秘术 李唐皇帝与不老仙丹的爱恋情缘 御医集体被杀的惨案 五代乱世中医学界的唯一大收获 第五篇:辽金两宋时期 被“皇后视之犹子”的汉人御医 太医院的名称最早出现于金代 巧治赵匡胤的“缠腰蛇丹”——“地龙” 北宋初年的三大著名御医 许希三针医愈帝王心绞痛 针灸铜人——稀世国宝 王安石变法中的御医教育制度改革 “儿科之祖”——钱乙 令后人受益无穷的《小儿药证直诀》 杨介之用冰煎药治愈宋徽宗腹痛 御医家药铺的金字招牌 医好高宗做高官 一节莲藕换金杵 御医死在宋宁宗驾崩的前一夜 第六篇:元明时期 丘处机为成吉思汗讲长生不老课 元世祖的宫廷第一御医 使皇妃怀孕的“羊肾韭菜粥 朱元璋与药引子的来历 深受三代帝王信任的戴思恭 太子的宠妃并没有怀孕 御医保不了荒唐皇帝的命 俺的心悸病是打“壬寅宫变”那天引起的 《本草纲目》的作者原来是御医 彭医妇补托人参使皇太后重见光明 万历年间的父子御医 夺走明光宗性命的“红丸” “木匠皇帝”服“灵露” 第七篇:清朝时期 御医国手祁坤 顺治得到“天花”的惠顾 皇家种痘师 康熙与清宫“茯苓饼 紫禁城里的洋御医 御医难当 大喜大悲的“京中第一医官”——刘裕铎 独眼御医黄元御及其《黄氏八种》 两次奉诏进京的徐大椿 乾隆南巡与“神龙断肠草 历代帝王高寿之冠的养生之道 给皇帝煎药御医要先尝一口 皇帝的龙体岂容他人用针扎来扎去 ……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