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变、癌变、畸变的检测和评价 作者:黄念君 出版时间:2016年版 内容简介 突变、癌变、畸变是20世纪70-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20世纪80-90年代突变、癌变、畸变的检测和评价处于寻找、建立和发展的年代,这是80年代药物毒理发展的需要,更是药品安全性评价和用药安全的需要。药源性突变、癌变、畸变的研究经历数十年的发展,已日趋完善并形成一整套可供应用的理论、方法、标准和规程(范)。 作者在从事18年实验病理的基础上,开拓与发展这一充满生机又富于挑战性的领域,耕耘近20年,取得成功。《突变、癌变、畸变的检测和评价》浓缩了《黄念君论文集》第1卷和第2卷的精华,从理论到实践,展现了在药源性突变、癌变、畸变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及新的发现。专家们认为,正式出版这部集突变、癌变、畸变三大领域的检定研究成果和学术成就于一体的著作,不仅填补空白,而且无疑将推动中国药物毒理学及中国药检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突变、癌变、畸变的检测和评价》全书分8个方面,重点是药源性新的直接遗传毒突变原的研究和发现、药源性新的间接遗传毒突变原的研究和发现、药源性新的非遗传毒致突变原的研究和发现、药源性新的遗传和非遗传毒致癌原的研究和发现、药源性新的致畸原的研究和发现、多种系列细胞培养系统在药品检测和评价中的开创性成功应用。这些划时代的发现与『应用,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目录 第一章 化学(药源)性突变的检测与评价 第一节 化学(药源)性突变 突变和癌变的关系及其进展 致突变试验 药源性致突/致癌研究的进展 致突变测试方法研究的进展 药物毒理研究的进展 药物毒理研究方法的进展 国内外毒理研究概况 第二节 化学物(药物)致突变三大测试系列 CHL细胞法 哺乳动物体外培养细胞遗传学试验 哺乳动物组织培养细胞染色体畸变法-CHL细胞法 染色体畸变试验中CHL细胞系/剂量法则的应用 染色体畸变试验中剂量-效应关系的研究 CHL细胞在环境致突/致癌化学物质检测和评价中的作用 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代谢活化系统的改进 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操作细则 3种中西药品染色体畸变的检测 环丙氟哌酸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 微核法 微核试验 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方法 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方法的修订 不同品系小鼠在微核试验中敏感性的比较 Comparison of the Responses of the Micronucleus Test in Different Strains of Mice 吖啶橙荧光染色法在微核试验中的应用 Ames法 鼠伤寒沙门氏菌在环境致癌化学物检测中的应用 Ames方法的改进 肝微粒体酶(S9)的诱导及制备 鼠伤寒沙门氏菌TA92、TA94预培养进行Ames试验的研究 溶于玉米油之a-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的Ames试验 用Ames试验快速测定炔雌醇和炔诺酮中杂质的致突变性 第三节 致突变和抗突变检测的其他方法 显性致死突变试验方法 雄性小鼠的显性致死效应 Induction of Dominant Lethal Mutation in Male Mice by Cyclophosphamide 修订小鼠显性致死突变试验方法 NIH小鼠精子畸变试验 中国仓鼠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试验 C3H/10T1/2 Cell Line Chromosome Aberrations Assay and Analysis CHO/HGPRT Mutation Assay CCS抗L1210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 CCS抗染色体畸变作用的研究 第四节 化学物(药物)致突变的系列检测与评价 30种中西药品致突变的系列研究(中文摘要) 13种中西药品致突变的系列研究 抗癌新药——去甲斑蝥素致突变的系列检测与评价 “鹭宝”鲜果汁遗传毒性的系列检测和评价 γ-射线辐照长白山鲜人参遗传毒性的系列检测和评价 色羟丙钠致突变性的系列检测和评价 冬虫夏草致突变的系列检测和评价 5-氨基水杨酸甲酯盐酸盐致突变的系列检测和评价 章光101、101-A致突变的系列检测和评价
第二章 药源性新的突变原的发现 第一节 药源性新的直接遗传毒突变原的发现 抗癌新药三尖杉酯碱遗传毒的发现 三尖杉酯碱诱发染色体畸变和形成微核的作用 丙氧鸟苷诱发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的发现 脱氧无环鸟苷诱发染色体畸变的发现 …… 第三章 化学(药源)性癌变 第四章 突变、癌变研究走向世界 第五章 化学(药源)性畸变 第六章 化学物(中西药品)的一般毒性 第七章 突变、癌变、畸变检测的规范化、系列化、标准化和药品的安全性评价 第八章 突变、癌变、畸变检测和评价的硕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