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 特征、效应及升级思路 作者:杜琼 著 出版时间:2014年版 内容简介 《中国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特征、效应及升级思路》由九章内容构成。第1章为导论,主要是文献梳理和《中国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特征、效应及升级思路》框架内容的简单介绍;第2章全面分析了产品内国际分工成为国际产业分工一种主要形式的背景和微观机理;第3章和第4章,基于大量的数据分析,重点研究了中国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主要特征和经济效应;第5章对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国际贸易和投资新秩序进行了分析和概括;第6章则提出了提升我国产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基本思路和战略举措;第7章、第8章和第9章分别就“提升创新能力”、“美国、日本产业管理体系分析和经验借鉴”和“以我为主的对外贸易投资规则体系”展开分析。 目录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概念的提出及界定 1.2.2 经济学经典分工理论的简要综述 1.2.3 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基础和动因理论综述 1.2.4 一国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水平的度量方法 1.2.5 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经济效应 1.3 研究框架、方法与创新 2 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形成背景与微观机理 2.1 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形成背景 2.1.1 生产和需求层面 2.1.2 制度层面 2.2 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微观机理与组织特征 3 中国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产业特征和地域特征 3.1 国际分工的深化与中国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 3.1.1 当前国际生产、贸易与投资格局 3.1.2 国际产业转移与新兴市场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政策 3.1.3 中国的加工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 3.2 中国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产业特征 3.2.1 分析方法——中间产品贸易 3.2.2 中国中间产品贸易的行业特征 4 中国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增长效应和技术效应 4.1 关于产品内国际分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分析 4.1.1 产品内国际分工与经济增长 4.1.2 产品内国际分工与技术溢出效应 4.2 行业层面中国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效应的实证分析 4.3 国家层面的经济增长与技术溢出效应 4.3.1 国家层面的中间产品、进口、加工贸易出口与经济增长 4.3.2 国家层面的中间产品进口与技术溢出 5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环境 5.1 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趋向及对我国的政策含义 5.1.1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 5.1.2 全球失衡下美国的结构性变动 5.2 国际多边贸易规则体系的新趋势 5.2.1 国际金融危机后多边贸易规则体系发展的新变化 5.2.2 国际多边贸易规则演变的发展趋势 5.3 未来我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国际环境 5.3.1 未来我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国际环境 5.3.2 未来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发展趋势判断 6 提升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的基本思路与政策选择 6.1 中国的要素成本优势 6.1.1 中国劳动力的比较优势 6.1.2 中国的创新能力 …… 7 提升我国创新能力的目标及体系设计 8 当前美国、日本产业管理体系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9 构建“以我为主”的对外贸易投资规则体系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