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赋税政策研究(1644-1840年) 出版时间:2012 丛编项: 明清史学术文库 内容简介 《明清史学术文库:清代赋税政策研究(1644-1840年)》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清朝政府对田赋地丁的处理方面。清代财政基本收入包括田赋地丁、关税、盐课、杂赋等。在1840年前,虽然田赋地丁在财政收入中所占比例有下降的趋势,但它始终是清代财政收入的主体,并且是清政府制定支出政策的直接依据。在清统治者的眼里,也是只把田赋、地丁两项视为赋税正项。 目录 再版前言清代财政与货币问题研究的新取向 导言 上篇 满足经常军需国用的政策目标 一 原额观念与政策目标 (一)万历原额与军需筹措 (二)国用已足与钱粮蠲免 (三)整顿财政目标不变 (四)地丁稳定与收入格局 二 赋税征解中的三大关系 (一)存留和起运的比例关系 (二)赋税承担者之间负担轻重的关系 (三)赋税征收与货币币值变动的关系 中篇(上) 定额化赋税制度及其缺陷 一 清初赋税征收原则的确立 (一)《赋役全书》的编纂与赋税应征额的形成 (二)赋役合一运动与赋税征收项目的简化 二 定额化赋税制度的建立 (一)“永不加赋”及其内涵 (二)摊丁入地与赋税的定额化 三 不完全财政与定额化赋税制度 (一)不完全财政及其表现 (二)不完全财政与定额化赋税征收 (三)不完全财政的危害与养廉银制度 (四)加派浮收与地丁正项的亏空拖欠 中篇(下) 赋税日常调整与赋额变动趋势 一 赋税调整的类型及原则 (一)赋额调整的类型及原则 (二)赋则的调整及其原则 (三)赋税调整税种举例 二 赋税调整对赋额变动影响的个案分析——清前期直隶正定府田赋结构及赋额变迁 (一)资料的选择及研究方法 (二)各州县田赋结构和赋额变迁 (三)几点结论 三 全国赋额变迁趋势与赋税调整 (一)几个特殊省份的赋额变迁 (二)全国地丁银总额的变动趋势 下篇 赋税政策的传导途径及其制约因素 一 赋税征收工具及其变迁 (一)实征红簿与征税依据 (二)易知由单的行用与停止刊刻 (三)串票(截票)与版串的行用与弊端 (四)滚单催征与顺庄编里 …… 结语 引用书目与参考文献 后记 明清纪元简表 编后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