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咸平说:中国经济的旧制度与新常态 出版时间:2015 内容简介 《郎咸平说 中国经济的旧制度与新常态》中,郎咸平教授秉承了他一贯“看问题入木三分、直抵要害,分析问题一针见血,依靠真实数据,并能给出合理、可操作的解决方案”的特点,从“重塑政府与市场的边界,用新常态革除旧制度”这一本质问题入手,全新角度解读了中国经济的旧制度与新常态。同时,通过剖析反腐风暴、国企改革、金融改革、价格改革、楼市危机、对外战略格局等诸多热门话题,给读者解读未来十年的机会和风险。 目录 序言我对本轮经济改革总体上持谨慎正面评价 导论重塑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以新常态革除旧制度 第一篇革除阻碍改革的旧制度:那只伸得过长的手 第一章国企:绝对的垄断导致绝对的腐败 一、央企腐败已被政府抬上了台面 二、央企高管透过国有资产交易,从中牟取暴利 三、国企招投标、海外投资成为权力寻租的温床
第二章权力: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 一、中国“权力金字塔”透过财权、人事升迁权实现由上而下的管控 二、美国行政体制:财权受预算制度制约,人事升迁与上级无关 三、好的政府管理系统=美国式预算制度+中国式升迁制度
第三章银行危机导致中国楼市危机:金融垄断的恶果 一、楼市出现量价齐跌,原因在楼市之外 二、商业银行资本金成本高企,不愿做长时间、低回报的按揭贷款 三、房地产商透过“影子银行”借贷,终将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
第四章楼市危机:政府难逃不当干预的责任 一、过去五年,中国多建了4000万套房子 二、银行危机引爆房地产一连串危机 三、房地产危机引爆地方财政危机
第五章楼市危机引发地方财政危机:土地财政寿终正寝 一、土地财政让地方政府不能容忍房价下跌 二、英美的经验:政府该如何干预房地产市场 三、中国房地产市场在政府干预下毁于一旦 四、因政府干预扰乱市场正常信号,10.4万亿资金盲目进入房地产业
第六章市场秩序:政府监管职责不能缺位 一、洋品牌为什么到了中国就普遍存在质量问题 二、政府监管缺位,造成洋品牌的“中国病” 三、公共安全受到侵害,政府必须挺身而出、严刑峻法
第二篇政府出重拳,为市场保驾护航
第七章“43号文件”:政府丧失投资能力,转型为服务型政府 一、投资型政府是地方债务危机的制造者 二、“政府公司化”导致工业和房地产产能过剩 三、丧失投资能力,迫使地方政府转型为服务型政府
第八章中国预算:还可割断和规范政府投资的市场行为 一、中国旧式政府预算:导致各级政府“暗箱操作”出贪腐 二、新《预算法》是制度反腐的重要机制 三、新《预算法》是一项厘清政府与市场边界的重要制度
第九章四中全会:规范公权力,为市场保驾护航 一、我在十年前提出的“新法治主义”能实现吗 二、黑格尔哲学的引申:规则带来自由 三、只有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全社会才能享受真正的自由 四、保护个人私有产权,仍然是中国的大问题 五、全球国家治理经验:法治化程度和居民收入成正比
第三篇有效市场:改革开启攻坚战
第十章价格改革:政府彻底放弃定价权,不一定于民有利 一、合格的改革:厘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手段,让老百姓获利是目的 二、能源价格改革:石油行业全面开放,电力、天然气行业政府只负责管网 三、医疗改革:药价要下来,服务要上去,医保要保住 四、水价改革:政府应对水价制定、供水管网、水质监管全权负责
第十一章电力改革:拆分“电老虎”,发输售电市场全部开放 一、电力改革遭遇利益集团的剧烈抵制 二、畸形的中国电力格局:电网垄断输配售环节,发改委垄断定价权 三、深圳电改试点:部分实现了我理想的电改模式 四、建立电力交易所,为发电、售电方提供竞价交易平台
第十二章电信改革:通过完全竞争,降低通信费用 一、中国电信业现状:国企高度垄断,老百姓通信费用全球最高 二、各国电信改革经验:引入虚拟运营商+网运分离 三、我的中国电信业改革路线图
第十三章金融改革:需要更有为的政府监管,更有效的市场机制 一、中国老百姓投资困局:回报率低+流动性差 二、“新国九条”:“政策市”已经不买政策的账了 三、市场化改革才是拉抬中国股市的关键力量 四、没有相关保护政策,草率开放资本市场会引发巨大危机 五、存款保险制度:一项考验政府监管能力的市场化改革 六、余额宝火爆原因:与消费挂钩,而非高回报率 七、打造金融新常态:不要将互联网金融“妖魔化”
第十四章国企改革:未来十年,国企全面改革将成中国经济新常态 一、中石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民企权贵和国企权贵的新盛宴 二、格力电器混合所有制改革,为什么不被市场接受 三、英国国企改革:“三部曲”扭转国企顽疾 四、开放、竞争是中国国企改革的新常态
第四篇制造业才是国之本:中国产业新常态
第十五章通信行业不能再让华为、中兴孤军奋战 一、中国高科技产业只有电子业在孤军奋战 二、华为“美国成长血泪史” 三、华为、中兴一旦倒下,中国高科技产业将群龙无首,任人宰割
第十六章高铁VS汽车:市场如何才能换来技术 一、“三国演义,各个击破”:汽车工业的败局开始就已注定 二、“两强相争,水来土掩”:“市场换技术”关键在于策略得当 三、中国高铁“走出去”:背负地缘政治、去过剩产能的重要任务 四、中国高铁产业的隐患是什么
第十七章联想收购案例反思:不要指望靠收购不劳而获高科技 一、企业海外收购:盲目做大做强,只会自食恶果 二、联想惊天并购案:这些资产真的值那么多钱吗 三、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尚没有一个成功的案例
第十八章阿里巴巴上市:中国产业转型新思维 一、不管你承不承认,属于网购的时代已经汹涌而来 二、阿里巴巴的互联网帝国:中国产业转型新思维 三、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外沿:全球领先的物流体系
第五篇攘外是为了安内:国际经济新布局
第十九章“一带一路”是中国版“马歇尔计划”吗 一、“一带一路”: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创建全新的欧亚大陆经济体系 二、“互联互通战略”:加强全方位基础设施建设 三、“一带一路”:为中国的国际能源合作提供载体 四、“一带一路”:助推人民币国际化 五、中国正在酝酿属于自己的“马歇尔计划”吗
第二十章国际能源新常态:能源安全大战一触即发 一、中俄天然气大单是两国政经需要的必然选择 二、德国能源安全的路径:进口多元化 三、美国透过两次石油战争,操纵了国际石油市场 四、美国利用能源+金融战争,消除欧元对美元的威胁 五、美国操纵国际石油价格,阻碍中国、俄罗斯经济发展
第二十一章国际贸易新常态:以国际合作回击美国的挑战 一、美国提出TPP狙击和包围中国 二、TPP入门要求掐住中国经济“七寸”,中国无法加入 三、北京APEC峰会:透过“三个组合拳”建立攘外安内的经济新常态
第二十二章国际货币新常态:人民币能够真正实现国际化吗 一、不了解美国的动向,就没有资格谈论人民币的走向 二、打击俄罗斯的“石油战争”,其实是“货币战争” 三、中国应避免直面“货币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