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糊精构筑超分子体系基础及应用 作者:李姝静,胡杰 著 出版时间: 2014年版 内容简介 本书在概述环糊精发展历史、现状以及发展前景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超分子化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详细介绍了以环糊精为主体的包结物制备、分子识别与组装等内容,重点阐述了环糊精与光引发剂的包结作用及包结物性质,环糊精与疏水单体的复合机器在聚合反应中的应用,基于环糊精的智能水凝胶的构筑,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的分子自聚物与自组装等内容。本书图文并茂,力求使知识性和新颖性相结合。本书可供广大化学科研工作者特别是环糊精领域研究人员阅读,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目录 1绪论/ 1 1.1引言1 1.2环糊精简介及其衍生物概况2 1.2.1环糊精的结构和物理性质2 1.2.2环糊精的制备5 1.2.3环糊精衍生物5 1.2.4环糊精的应用前景8 1.3环糊精包合物的形成和识别作用9 1.3.1环糊精包结配位过程中的分子间力相关分析9 1.3.2溶剂极性对环糊精包结配位作用的影响10 1.3.3包结配位过程的动力学13 1.4环糊精包结物的制备和表征15 1.4.1溶液法制备固体包结物15 1.4.2固相法制备包结物17 1.4.3环糊精包结物的表征17 1.5环糊精在高分子方面的应用19 1.5.1环糊精在聚合反应体系中的应用19 1.5.2基于环糊精的水凝胶24 1.5.3分子识别与自组装34 参考文献46 2环糊精与光引发剂的包结作用及包结物的性质/ 51 2.1引言51 2.2光活性包结物52 2.2.1Me-β-CD/DMPA包结物制备方法52 2.2.2IC-1光化学活性——光解反应54 2.2.3光聚合反应动力学研究56 2.3光活性包结络合物62 2.3.1水溶性Me-β-CD/DPI包结络合物(IC-2)制备和表征62 2.3.2直接光解反应——光生酸反应65 2.3.3光敏光解反应66 2.3.4水溶液光敏聚合70 2.4新型水溶性双光子聚合引发体系71 2.4.1新型Me-β-CD/DPI/FL三元络合物(IC-3)73 2.4.2光化学性质76 2.4.3双光子聚合反应研究83 2.4.4双光子聚合制作微结构86 2.5结论与展望87 参考文献88 3环糊精与疏水单体的复合及其在聚合反应中的作用/ 90 3.1引言90 3.2丙烯酸丁酯与α-环糊精及无规甲基化β-环糊精的复合91 3.3β-环糊精对苯乙烯无皂乳液聚合的影响98 3.3.1β-环糊精对苯乙烯聚合反应速度及转化率的影响98 3.3.2β-环糊精对聚合物微球的粒径及粒度分布的影响100 3.3.3环糊精存在下聚合反应的热力学考虑102 3.3.4环糊精存在下聚合反应的动力学考虑105 3.4应用环糊精包结作用均相水溶液共聚合制备疏水改性阳离子 聚丙烯酰胺107 3.4.1水溶性疏水单体包结物Me-β-CD/POEA的制备107 3.4.2AM/DMC/POEA的水溶液均相共聚合108 3.4.3共聚物P(AM/POEA/DMC)的吸收光谱109 3.4.4共聚物的絮凝作用109 3.4.5共聚物对染料的吸附作用111 3.5结论112 参考文献112 4基于环糊精的智能水凝胶的构筑/ 114 4.1引言114 4.2基于环糊精二聚体与金刚烷修饰的温敏性聚合物的主客体识别 构筑超分子水凝胶115 4.2.1环糊精二聚体和金刚烷修饰的温敏性客体聚合物的 表征116 4.2.2环糊精二聚体和金刚烷修饰的温敏性客体聚合物的主客体 相互作用118 4.2.3溶液流变性能119 4.2.4体系温敏性研究124 4.3基于环糊精二聚体与紫精聚合物的包结作用制备超分子 水凝胶125 4.3.1环糊精二聚体和紫精聚合物的表征125 4.3.2环糊精二聚体与紫精聚合物的主客体相互作用126 4.3.3凝胶的构筑127 4.4环糊精改性双重刺激响应大分子水凝胶132 4.4.1环糊精改性双重刺激响应水凝胶的合成及表征133 4.4.2环糊精改性双重刺激响应大分子水凝胶的刺激响应溶胀 性能研究136 4.4.3水凝胶的溶胀性和去溶胀性141 4.4.4环糊精改性双重刺激响应水凝胶的药物释放性能研究142 参考文献150 5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的分子自聚集与自组装/ 151 5.1引言151 5.2基于侧链含识别点的环糊精主客体识别构筑光控环状二聚体[2] 轮烷152 5.2.1环状二聚体[2]轮烷的合成及结构表征152 5.2.2环状二聚体[2]轮烷的光异构157 5.2.3顺式-顺式环状二聚体[2]轮烷的结构表征161 5.2.4反式-反式和顺式-顺式环状二聚体[2]轮烷的流体力学半 径比较163 5.3环糊精轮烷164 5.3.1含两个识别点的侧链异准聚轮烷的制备及表征165 5.3.2小结177 参考文献1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