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解放与自然的解放 生态社会主义研究 出版时间:2015 内容简介 《人的解放与自然的解放:生态社会主义研究》全面介绍了生态社会主义的发展演变的过程,对生态社会主义的一些基本命题、观点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并且对生态社会主义进行了历史性和整体性研究,而且把生态社会主义研究与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生态社会主义还在发展,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得到更多的重视,也会引起更多的思考和探索,共同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目录 绪论 一、什么是生态社会主义 二、生态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的社会背景 三、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来源 四、生态社会主义流变 五、生态社会主义者的共性与内部分歧 六、本书的几点说明
第一章 早期社会主义者对环境问题的探讨 一、英法社会主义者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二、威廉·莫里斯对环境问题的探究 三、早期社会主义者的先行探索对当代生态 社会主义者的启示
第二章 早期的“生态社会主义” 一、早期绿党的“生态社会主义” 二、早期社会民主党的“生态社会主义” 三、早期共产党人的“生态社会主义”
第三章 莱斯:从控制自然到控制人与自然的关系 一、控制自然的观念是生态危机的根源 二、控制自然与控制人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三、把满足等同于消费的困境 四、建立一个“守成的社会”
第四章 阿格尔:与民粹主义相结合的生态社会主义 一、从劳动异化到消费异化 二、从经济危机到生态危机 三、走分散化与非集权化的道路 四、马克思主义与民粹主义的结合
第五章 高兹:从经济理性走向生态理性 一、对经济理性的批判 二、作为第三条道路的生态社会主义 三、以生态理性取代经济理性 四、以多元活动取代“工作” 五、社会变革的主体和战略
第六章 本顿及其支持者:生态社会主义要以生态中心主义为前提 一、自然的极限不可逾越 二、人类无法控制自然只能适应自然 三、“绿色”历史唯物主义的可能 四、马克思恩格斯遗产的绿色与非绿色 五、生态中心主义视角下的生态社会主义
第七章 格仑德曼:为“控制自然”辩护 一、从人类中心主义立场界定和解释生态问题 二、生态问题源于人类无法有效地“控制自然” 三、重释历史唯物主义以恢复其生命力
第八章 佩珀:推动生态主义走向生态社会主义 一、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 二、重返人类中心主义 三、适度增长和国家计划的必要性 四、彻底改造资本主义制度 五、走向生态社会主义的实践
第九章 拉比卡:建立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社会主义 一、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二、生态社会主义的一般原则 三、革命与民主不可分离 四、社会主义革命的力量和条件
第十章 奥康纳:资本主义的危机及其克服 一、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构 二、资本主义必然造成生态危机 三、生态学与社会主义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四、生态学社会主义的构想 五、为保护生态而斗争
第十一章 福斯特:为保护生态就要复归社会主义 一、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以破坏自然为代价的 二、生态帝国主义的罪恶 三、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拯救地球
第十二章 柏克特:共产主义是“绿色”的 一、资本主义生产所造成的积累危机和发展危机 二、共产主义的生态意蕴 三、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第十三章 克沃尔:只有限制资本扩张才能拯救生态 一、癌细胞般扩张的资本是生态最大的敌人 二、资本主义制度要为生态危机负责 三、生态社会主义的图景 四、生态社会主义的实现过程
第十四章 沃尔:生态社会主义的全球视野和国际向度 一、资本主义发展的生态和社会的代价 二、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对生态社会主义的启示价值 三、生态社会主义是顺应时代的社会主义新形式 四、生态社会主义运动的力量 五、南方国家的生态社会主义实践
第十五章 萨卡:不求发展只求可持续 一、人类无法避免人类中心主义 二、人类的发展遇到了“增长的极限” 三、苏联模式的不可持续性 四、生态资本主义不可能解决生态问题 五、生态社会主义社会是可持续的社会
第十六章 岩佐茂:社会主义本质上是生态社会主义 一、马克思恩格斯环境思想评析 二、从“资本的逻辑”到“生活的逻辑” 三、实现生态社会主义之路 结语:生态社会主义与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一、生态美好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生态社会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三、超越生态社会主义思维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