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竹 健康爱家系列 补气血养五脏一本就够 作者: 吴中朝 出版时间:2018年版 内容简介 为什么时常感到头晕? 为什么头发越掉越厉害? 为什么脸上痘痘怎么治也治不好? …… 这是气血虚了! 《黄帝内经》曰:“气血失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气血充盈,百病不生”。气血是人体的后天之本,人的身体需要气血的滋养。学会日常调补气血,顺时而为,气血充盈了,人体的抵抗力会逐渐加强,让身体更健康。 目 录 章 气血不正,五脏皆病 气血充足,百病皆自愈 人有气,才能有生命 “气”要从呼吸说起 人体的气分很多种 气是如何工作的 没有血,五脏就会 “大罢工” 先天之血,要靠肾脏精气化生 后天之血,要靠脾胃来化生 血是脏腑功能活动的营养剂 血的生成与五脏 气血充足百病消 气血要补,也要调 调补气血,关键是平衡五脏 脾是气血的 “加工厂” 肾是气血的“银行” 肾气只可补不可泻 心是气血运行的 “发动机” 肺是分配气血的 “管家” 肝是气血运行的 “枢纽” 肝气从来不说虚 这样做,在家就能调补气血 按摩:经络通了,气血就通了 居家常用的按摩手法 按摩的轻重和缓有讲究 刮痧:把瘀滞气血刮畅通 居家刮痧技巧很重要 居家常用的刮拭方法 艾灸:用灸热温通促生气血 居家艾灸的常用方法 不能忽视的艾灸细节 穴位贴敷:调理气血祛寒气 穴位贴敷的操作方法 穴位贴敷的注意事项 食疗:把失调气血吃回来 食物能够改善身体的偏性 气虚血虚吃什么 第二章 心主血,养生先养心 养心必用9大穴位 心痛:补心气,活心血 心痛是一个警报 常按心经、心包经、肝经上的穴位 治疗原则:以气行血、畅通血脉 心痛食疗方 苦瓜煎蛋 莴笋瘦肉粥 西红柿蒸蛋 桂圆莲子粥 心悸:安抚心悸需养血 常按心包经上的穴位 治疗原则:补益气血、舒经活络 心悸食疗方 银耳樱桃粥 姜枣红糖茶 枸杞粳米糊 甜椒炒牛肉 头晕:让心“回家”养养神 常按头部的穴位 治疗原则:宁心安神,补益气血 开天窗、鸣天鼓、灸百会穴 健忘:常梳头,不糊涂 常按任督二脉、心经、心包经上的穴位及背俞穴 治疗原则:实证行气活络,虚证补益气血 梳头健脑、十指叩头通经络 健忘食疗方 枸杞桂圆茶 枸杞红枣茶 失眠:把心管好可安眠 常按肝经、胃经上的穴位 治疗原则:宁心安神 找准穴位做贴敷,效果更佳 失眠食疗方 决明子茶 洛神菊花茶 第三章 肺主气,补肺清肺要分开 养肺必用10大穴位 咳嗽:宣通肺气显神奇 顺经按摩补肺气,逆经按摩清肺热 常按肺经、大肠经上的穴位 治疗原则:宣通肺气、化痰止咳 取胸背部穴位做贴敷 咳嗽食疗方 猪肉萝卜汤 银耳百合豆浆 哮喘:关键在于通气道 常按肺经、任脉的穴位及背俞穴 治疗原则:宣疏肺气、化痰止咳 哮喘食疗方 银耳羹 枸杞银耳茶 雪梨粳米豆浆 鲜奶木瓜雪梨 过敏性鼻炎:补足肺气不过敏 过敏性鼻炎忌食物 随身携带自制的防过敏药物 常按肺经、大肠经、小肠经的穴位及 背俞穴 治疗原则:调肺补气固表,防御过敏外邪 温灸、药物贴敷防治过敏性鼻炎 痤疮:肺气通则“痘痘”除 中药做面膜敷脸 常按肺经、大肠经及胃经上的穴位 治疗原则:宣疏肺气 刮痧、按摩、贴敷去痤疮 第四章 肾藏精,千万别伤肾 养肾必用8大穴位 尿路结石:重在调肾与膀胱之气 常按肾经、脾经、三焦经的穴位 治疗原则:清热化湿、调畅水道 敲打、按摩、跳跃,让结石动起来 尿路结石食疗方 冬瓜荷叶薏米汤 冬瓜蜂蜜汁 尿频、小便失禁:固涩小便靠肾气 温灸百会,为肾与膀胱加热 温熨腰骶部,缓解尿频 常按任脉、肾经、脾经及背俞穴 治疗原则:补益肾气 尿频、小便失禁食疗方 乌鸡山药汤 桑葚山药葱花粥 核桃黑豆补肾粥 银耳木瓜羹 耳鸣、耳聋:肾精足则耳聪目明 常按肝经、胆经、肾经穴位 治疗原则:实证疏肝理气,虚证补肾益气 气道通了,耳窍便通 水肿:别让肾成为“蓄水池” 常灸肾经、脾经及背俞穴 治疗原则:补益肾阳,化气利水 拔罐疗法除水湿 水肿食疗方 黄芪鲫鱼汤 冬瓜乌鸡汤 头发问题:与肾气有关 中药水煎后,取汁洗头 常按头部穴位及背俞穴 治疗原则:补益肾气,以荣其发 头发问题食疗方 黑芝麻粥 黑芝麻归杏粥 桑葚芝麻粥 山楂炖乌鸡 第五章 脾主运化,后天养生之本 养脾必用10大穴位 胃脘痛:改善胃腑环境 常按任脉、脾经、胃经及肝经穴位 治疗原则:和胃止痛,疏肝理气 用芳香药物贴穴位,可行气止痛 胃脘痛食疗方 羊肉苁蓉粥 枸杞炖羊肉 胃下垂:增强脾胃之气的托举力 中药贴敷百会穴,每天半小时 常按任脉、脾经、胃经的穴位及背俞穴 治疗原则:健脾益气 及时按摩穴位,治疗胃下垂 打嗝:胃气上逆是病因 紧急止嗝法 常按脾经、胃经及肝经上的穴位 · 治疗原则:降胃气 打嗝急性发作时,面部穴位显神效 口腔溃疡:口失所养,溃疡来找 多吃清淡利水食物 常按脾经、胃经上的穴位 治疗原则:清化脾湿或健脾养血 针刺穴位、药物外涂 口腔溃疡食疗方 枸杞菊花茶 菊花茶 腹泻:避免脾受湿困 常按脾经、胃经上的穴位 治疗原则:健脾化湿 脐疗加贴敷,止泻效果佳 第六章 肝藏血,主疏泄 养肝必用10大穴位 脂肪肝:肝失疏泄是病源 常按肝经、胆经、脾经及胃经穴位 治疗原则:化痰涤浊、疏肝理气 脂肪肝食疗方 玉米圣女果沙拉 绿豆马齿苋汤 玉米胡萝卜鲫鱼汤 绿豆薏米汤 肝硬化:按摩、食疗防肝郁 常按肝经、胆经上的穴位及背俞穴 治疗原则:疏肝解郁、活血化瘀 肝硬化食疗方 荸荠煮猪肚 芹菜红枣汤 西芹百合 菠菜拌黑芝麻 胆囊炎、胆结石:不让肝受 “苦” 穴位贴敷,一两天换1次 常按肝经、胆经及背俞穴 治疗原则:疏肝利胆、化湿消炎 胆囊炎、胆结石食疗方 蒜蓉油麦菜 什锦西蓝花 陈皮海带粥 猪肝菠菜粥 近视:泻肝火、补肝血 找相应的耳穴做贴敷 常按眼周穴位、肝经、胆经及背俞穴 治疗原则:养肝明目 转眼珠提高视力 第七章 养好五脏,告别中老年病 中老年养五脏必用10大穴位 高脂血症:重点调理肝脾肾 长期坚持按压耳穴 常按脾经、肾经及任脉上的穴位 治疗原则:化痰涤浊、降脂通络 高脂血症食疗方 山楂荷叶茶 山楂菊花茶 松仁海带汤 陈皮海带粥 高血压:眩晕与肝肾有关 常按肝经、胆经以及背俞穴 治疗原则:舒经降压 高血压食疗方 小米海参粥 虾皮紫菜汤 黄瓜木耳汤 核桃仁紫米粥 冠心病:别让心脉瘀阻 常按心经、心包经的穴位 治疗原则:宽胸宣痹、化痰理气 刮痧、按摩,预防冠心病 糖尿病:从此不再 “三多” 常按脾经、胃经及背俞穴 治疗原则:疏通气血、调补三阴 糖尿病食疗方 玉米沙拉 莲藕黄瓜沙拉 桔梗冬瓜汤 双色花菜汤 第八章 调养气血,女人必修课 女人养气血必用10大穴位 肥胖:气血畅,脂肪消 精油按摩瘦腿法 针对肥胖部位重点按摩 治疗原则:针对肥胖部位重点按摩 肥胖食疗方 百合粥 乌梅银耳红枣汤 大麦茶 大麦柠檬茶 黄褐斑:斑点和气血有关 常按脾经、胃经、肺经、大肠经及背俞穴 治疗原则:调补三阴、行气活血 贴敷、叩击去黄褐斑 面部皱纹:气血不足则早衰 不同部位的皱纹,按摩穴位也不同 缓解皱纹取穴方法 刮痧、按摩加咀嚼 更年期综合征:气血足则不适少 预防更年期综合征 常按肝经、脾经、心包经上的穴位 治疗原则:疏肝健脾、养心安神 疏调各经脉,缓解各种不适症状 第九章 男性保健也要气血畅达 男性保健必用10大穴位 前列腺疾病:与下焦湿、热、寒、瘀有关 常按任脉、脾经、胃经的穴位 治疗原则:化瘀祛痰、清理湿热、补益脾肾 前列腺疾病食疗方 牡蛎豆腐汤 荠菜粥 核桃仁紫米粥 桑葚粥 性功能障碍:男性不再“英雄气短” 常按任脉、肾经穴位及背俞穴 治疗原则:疏肝理气、行气化瘀、补益脾肾 性功能障碍食疗方 山药枸杞粥 桑葚山药葱花粥 黑豆粥 红豆莲子百合粥 调好肝脾肾,气血充盈防衰老 饮食上要维护好身体的阳气 日常的穴位保健法 取穴方法 第十章 家长注意,小孩子也会气血不调 小孩必用10大穴位 小儿反复感冒:补益肺脾之气 刮拭膀胱经、脾经及胃经的循行部位 常按膀胱经、胃经、肺经穴位 治疗原则:补益肺脾、固表预邪 小儿反复感冒食疗方 薄荷牛蒡子粥 葱白生姜粥 苹果泥 淡菜瘦肉粥 小儿哮喘:宣通肺气是关键 常按肺经、脾经、肾经穴位及背俞穴 治疗原则:化痰宣肺,兼补肺、健脾、益肾 小儿哮喘食疗方 蜂蜜炖梨 川贝冰糖蒸梨 绿豆莲子银耳汤 荔枝黑枣粥 小儿腹泻:从调理脾胃着手 选对中药做脐疗 常按脾经、胃经上的穴位 治疗原则:健脾益气、消积化湿、调和肠胃 小儿腹泻食疗方 蒸鸡蛋 扁豆薏米山药粥 胡萝卜粥 陈皮白粥 第十一章 顺应阴阳变化,四季养气血 春养肝,以充分调动气血 养肝食物有哪些 “嘘”字功可明目护肝 养肝还需学制怒 夏养心,促进气血运行 多吃养心安神的食物 让身体适当出汗 冬病夏治效果好 秋养肺,以助收敛阴气 多吃滋阴润燥的食物 皮肤保暖以养肺 早卧早起,适度运动 冬养肾,保持 “冬眠”状态 多吃进补食物 身体保三暖 多晒太阳多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