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地方标准 DB36/T 1428—2021 艾草种植 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planting mugwort 2021 - 06 - 30 发布 2022 - 01 - 01 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6/T 1428—2021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基地建设要求....................................................................... 1 5 栽种............................................................................... 2 6 田间管理........................................................................... 2 7 采收............................................................................... 3 8 包装和储存......................................................................... 4 9 田间档案........................................................................... 4 DB36/T 1428—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抚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黎川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江西华中标准化事务所、江西国医研医药技术开发有限 公司、黎川县农业农村局、江西蕲艾坊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邱武、付惠、赖海群、刘爱华、李超、马立平、樊泽宇、程建军、付长松、陈 小兴 DB36/T 1428—2021 1 艾草种植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艾草的术语和定义、基地建设、栽种、田间管理、采收、包装和储存、田间档案等要 求。 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境内艾草种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15618 土地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868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有机肥料 SB/T 11182 中药材包装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艾草 Ai grass 菊科植物艾(学名:Artemisia argyi Levl. et Van)的别名,多年生草本植物,叶片呈卵状椭 圆形,羽状深裂,裂片椭圆状披针形,边缘有不规则的粗锯齿,上表面灰绿色或深黄绿色,有稀疏的绒 毛和腺点,下表面密生灰白色绒毛,气味清香、味苦,是我国的传统中药。 3.2 根状茎 Rhizomes 水平生于地下的植物茎,地下的变态茎之一,具有横生的肉质茎,有明显的节和节间,先端生有顶 芽,节上通常有退化的鳞片叶与腋芽,并常生有不定根,能长出幼芽和根系,形成新植株,常用作无性 繁殖材料。 4 基地建设要求 4.1 选址 4.1.1 产地环境 DB36/T 1428—2021 2 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GB 3095 的要求;灌溉水质指标应符合GB 5084 的要求;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 GB 15618 的要求。 4.1.2 地块选择 选择气候温暖湿润、日照和水源充足、便于排灌的地块。宜选择土层深厚、通透性好,有机物质丰 富的中性土壤。 4.2 施基肥 4.2.1 可用有机肥料或复合肥作为基肥,宜选择进行无公害处理过腐熟的农家有机肥料。 4.2.2 整地前每667 ㎡施1000kg~1500kg 腐熟的农家肥料,或40kg~60kg 45%复合肥(N:P2O5: K20=15:15:15)。 4.2.3 施基肥应遵守NY/T 496 和NY/T 1868 的规定。 4.3 整地 4.3.1 整地前清除杂草,结合深耕(≥30cm)将肥料均匀翻入土中。 4.3.2 栽种前开沟起畦,畦宽80cm~120cm,沟宽25cm、沟深30cm。 4.3.3 种植3 年以上的地块应视密度进行疏根,具体方法为旋耕后选取嫩茎移栽。 5 栽种 5.1 良种选择 应选取叶片大且肥厚,茎秆粗壮直立,叶片颜色浓绿,气味浓郁,密被绒毛,幼苗根系发达的多年 生母株培育的良种。 5.2 栽种方式 5.2.1 种子栽种 2月下旬~3月中旬,种子撒播或开沟条播,播种量1.5kg/667㎡。待种苗2片~3片时开始间苗,当 种苗高5cm~10cm移栽,密度为6000株/667㎡。 5.2.2 种苗栽种 栽种时间为2 月下旬至3 月上旬。从历年生母株选取5cm~10cm 的健壮、无病虫害幼苗分株移栽定 植,栽种密度为6000 株/667 ㎡。栽种时按照30cm×30cm 的间距挖穴定植,穴深15cm~20cm,每穴2~ 3 株,扶正种苗并覆土压实。 5.2.3 根状茎栽种 11 月下旬,选取健壮、无病虫害和不发黑的大块根状茎并全根挖出,取嫩茎截成10cm~15cm 长的 小段保鲜待种,每段保持3 个芽苞。挖出后应在5h~6h 内栽种,栽种量为200kg/667 ㎡。栽种时按行 距30cm~40cm 开沟,按照20 cm 左右的株距平放沟内,再覆土压实。 6 田间管理 6.1 水分管理 DB36/T 1428—2021 3 6.1.1 栽种前保持土壤湿润,栽种后及时浇定根水,土壤干旱时(地表开裂)应及时浇水保墒,浇水 应在早上9 时前和下午5 时后进行。 6.1.2 雨水较多时,应及时进行排水,保持排水沟畅通。 6.2 追肥 6.2.1 艾草高15cm~25cm 时每667 ㎡施6kg~10kg 尿素提苗。 6.2.2 每茬收割后,每667 ㎡追施20kg~30kg 复合肥(N:P2O5:K20=15:15:15)。 6.2.3 施肥应遵守NY/T 496 和NY/T 1868 的规定。 6.3 除草 栽种前7d~10d 进行土壤封闭除草,栽种后视杂草长势及时进行人工除草,每茬艾草采收后5d~ 6d 内应进行1 次中耕除草,中耕深度约为15cm,杂草除后及时收集运走,。 6.4 病虫害防治 6.4.1 防治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防大于治的植保方针,遵守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的原 则。 6.4.2 主要病虫害 艾草的主要病害是白粉病,虫害主要是蚜虫。 6.4.3 防治方法 艾草的病虫防治方法有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 a) 农业防治:采收后和种植前清除残余的枝叶及杂草防治虫卵; b) 物理防治:每667 ㎡ 使用25 块~30 块粘虫板或每0.70hm~1.0hm 使用1 盏诱虫灯防虫防治 蚜虫; c) 生物防治:白粉病在发病初期用1000 亿芽孢杆菌可湿粉按30g/667 ㎡用量喷施。蚜虫防治用 1%的苦参可溶性液剂500~600 倍液喷雾防治。 7 采收 7.1 时间 艾草平均生长到80cm~100cm,茎干直立未萌生侧枝且未开花时即可采收。 7.2 方法 贴地收割植株,并清理附在艾草上的藤蔓,杂草、枯叶等杂质,视艾草用途供新鲜加工或晾晒后备 用。 7.3 晾晒 晴天采收后放置在空地里自然晾晒6d~7d,晾晒时最多不超过3~4 层;雨天放置干燥的室内晾干, 1d~2d 翻动1 次,七成干后7d 翻动1 次。 DB36/T 1428—2021 4 8 包装和储存 8.1 包装 应符合SB/T 11182 规定。 8.2 储存 包装后应储存在干燥、清洁、阴凉、通风和无异味的专用仓库,堆垛时底层垫木板或油毡。 9 田间档案 9.1 投入品使用 对主要投入品的品名、种类、来源,使用日期、用量、方法和效果等逐项如实登记。 9.2 采收管理 对采收时间、地块、水分、入库时间、采收人、批次编号等逐项如实登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