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动力及形态学 出版时间: 2016年版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建模的理论和方法,描述河口动力学和形态学。描述丰富的潮汐剩余环流,河流流量和海洋水之间的关系过程,以及如何将这些动态影响输沙平衡和河口形态。通过监测短期和长期的河口的变化,让读者了解世界各地河口发展的不同状况,为研究人员提供河口管理方面的实用性知识。 目录 作者简介 译者序 符号说明 1 引言 1.1 目标与内容范围 1.1.1 过程 1.1.2 历史演变 1.2 挑战 1.2.1 科技进展 1.2.2 关键问题 1.3 内容 1.3.1 顺序 1.3.2 潮动力 1.3.3 潮流 1.3.4 咸潮入侵 1.3.5 泥沙情势 1.3.6 同步河口:动力学、咸潮入侵和测深学 1.3.7 同步河口:泥沙捕获和分选一稳定形态学 1.3.8 可持续发展战略 1.4 模拟与观测 1.4.1 模拟 1.4.2 观测 1.5 公式和理论框架小结 附录1A 1A.1 潮汐的形成 1A.2 不旋转的地球 1A.3 旋转地球 1A.4 赤纬 1A.5 椭圆轨道 1A.6 太阳引力和月球引力的相对大小 1A.7 平衡成分 1A.8 旋转潮波 1A.9 月分潮、双周分潮和1/4分潮 参考文献 2 潮汐动力学 2.1 引言 2.2 运动方程 2.3 河口局部潮汐响应 2.3.1 线性解 2.3.2 同步河口解 2.4 河口整体潮汐响应 2.4.1 宽度和深度随距离X的幂值发生变化(Prandle和Rahman,1980年) 2.4.2 深度和宽度呈指数形式变化(Hunt,1964年;Prandle,1985年) 2.5 二次摩擦项的线性化 2.5.1 单组分 2.5.2 双组分 2.5.3 三角横截面 2.5.4 Q因子(Garrett和Munk,1971年) 2.6 高次谐波和余流 2.6.1 三角法 2.6.2 潮汐方程中的非线性项 2.6.3 退潮-涨潮的不对称性 2.7 风暴潮-潮汐的相互作用 2.8 小结及应用指导 参考文献 3 潮流 3.1 引言 3.1.1 对流项 3.1.2 密度梯度 3.1.3 风场作用 3.1.4 方法 3.2 二维潮流结构(X-Z) 3.2.1 二维解析解 3.2.2 与观测值的比较 3.2.3 涡流黏度公式,斯特罗哈数(Strouhal number) 3.3 三维潮流结构(X-y-Z) 3.3.1 潮汐椭圆的顺时针分量和逆时针分量 ……
|